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圆筒型磁流变离合器磁路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圆筒型结构磁流变离合器的磁路设计进行研究,应用磁路欧姆定律,结合考虑不产生磁路磁饱和效应,初步确定磁路结构参数。应用ANSYS软件进行磁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磁路结构合理。分别应用磁路欧姆定律和ANSYS软件仿真,对不同激磁电流时磁路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应用磁路欧姆定律进行响应分析更保守一些;磁芯尺寸、隔磁环、工作间隙相对磁芯轴向位置、工作间隙径向厚度等参数变化对磁路响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塑料薄膜在软包装方面的应用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环保产品,复合结构,防伪包装结合,功能化薄膜的开发,最后详述了在线预处理薄膜。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中FeSO4絮凝污泥的回流脱色可行性.污泥回用的工艺为二级脱色,即首先用回流的污泥对印染污水进行脱色,污泥沉淀后排出系统.然后再用新鲜的FeSO4溶液进一步脱色,形成的污泥回流至第一脱色阶段.该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减少新鲜FeSO4的用量,继而减少污泥总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Bingham模型建立磁流变离合器传递转矩与输出转速的计算模型,分析离合器的负载特性,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可通过减小离合器输出转速增大输出转矩,减小工作间隙和增大传动圆盘内径都可增加离合器开环传动系统刚度。离合器所需控制比与最大调速比为平方关系,减小离合器传动圆盘内径及增大传动间隙、选择多间隙结构可提高离合器的控制比,增大调速范围。功率损失分析表明,拖动风扇调速时的滑差功率损失在传动比为3∶2时出现极值,因此实践中可通过控制传动比来控制滑差功率损失从而控制离合器的温升。  相似文献   
5.
重烷基苯中烃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青岛细孔硅胶柱层析可将重烷基苯分离为五个馏分:Ⅰ、聚烯烃;Ⅱ、RB+R_2B+TTI;Ⅲ、DTI+TTI+TAHI;Ⅳ、RB_2;Ⅴ、极性物。然后利用气-液色谱法分别求出第Ⅱ、Ⅲ馏分中的RB和DTI的含量:对于脱氢法重烷基苯第Ⅰ馏分中的R_2B量可用紫外光度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氯化法重烷基苯主要由烷链上总碳数(以下同)C_(10-19)DTI,C_(10-14)RB_2及C_(20-25)R_2B组成;脱氢法重烷基苯主要由聚烯烃,C_(10-19)RB及C_(20-25)R_2B+TTI组成;裂解法重烷基苯则主要由C_(10-14)RB_2及C_(20-25)R_2B+TTI+TAHI组成。另外文中还对几种未见文献报道组分(聚烯烃,C_(16-19)RB)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张丽  郭俊旺  赖经妹  张斐然  姚颖 《广东化工》2010,37(4):163-163,134
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强化生物工艺预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此工艺能有效降低后续工段的污染负荷,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23.8%。该工艺应用于印染废水的预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塑料软包装薄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聚丙烯、聚酯和尼龙三大类薄膜仍然占国外塑料软包装薄膜的主导地位,但其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相似文献   
9.
浆态床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催化剂比例为 5、催化剂浓度为 1 0 g/30 0ml液体石蜡、温度 2 50~ 2 80℃、压力 3~5MPa、气体空速 40 0 0~ 70 0 0ml/( g·h)条件下 ,建立了浆态床合成气制二甲醚宏观动力学模型 ;甲醇合成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1 4 1kJ/mol和 2 3 5kJ/mol,甲醇摩生成速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 1 3 6%和2 2 %以内 ;动力学方程为r2D +M=k1 pCO1 954pH20 91 74/[( 1 +KCOpCO1 50 1 +KCO2 pCO20 1 795) 2 2 60 ]、rD=k2 pM0 940 2 /[( 1+KMpM1 739+KH2 OpH2 O2 2 4 3) 0 441 5]。  相似文献   
10.
浆态床CO加氢制二甲醚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反应温度为260~300℃,反应压力为3.0~5.0MPa,进料空速为4000~7000ml/(g.h)范围内,研究了浆态床CO加氢制二甲醚过程中工艺条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的影响。在260~280℃温度范围内,CO、H2转化率、二甲醚生成速率及其选择性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0℃达到最高值。在进料空速为4000~6000ml/(g.h)范围内,提高进料空速可提高二甲醚和甲醇当量生成速率,但CO单程转化率降低,继续提高进料空速,二甲醚生成速率反而降低,而甲醇生成速率几乎不受空速的影响。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加,CO转化率、二甲醚生成速率以及甲醇生成速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