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取3个不同地区(北京、三亚、若羌)分别对聚碳酸酯(PC)进行自然暴晒试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分子构型(反式-反式或反式-顺式)、羟基指数、羰基指数、氧气浓度及太阳辐照波长对PC户外自然老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户外自然老化过程中,PC以光氧老化途径为主,以光-弗里斯重排途径为辅.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纳米碳酸钙(PP/nano-CaCO3)复合材料。将纯PP和PP/nano-CaCO3在国内5个典型气候带进行自然老化试验,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自然老化PP和PP/nano-CaCO3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纯PP和PP/nano-CaCO3在湿热地区最易老化,干热地区次之,温带地区再次之,高原和寒冷地区最弱;与纯PP相比,nano-CaCO3的加入加快了PP的光老化降解,降低了PP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选取3个典型湿热气候地区(琼海、三亚、广州)对聚苯乙烯(PS)进行户外自然老化试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老化前后PS的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典型湿热气候下的老化行为。结果显示:PS在不同湿热气候地区的老化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广州>琼海>三亚;在户外老化过程中PS分子链的断裂导致表面裂纹不断加深和扩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DG-F6026BS型全自动滚筒洗衣机为例,开展电子电器样品拆分技术研究,详细介绍了基于应对RoHS有害物质检测的电子电器产品的正确拆分方法,梳理了对非均质材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同时指出了在电子电器产品拆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其对有害物质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聚碳酸酯在我国海南琼海、若羌以及海拉尔三个自然环境暴露试验站暴露1年的色差及拉伸强度数据进行测试,并利用红外图谱计算了不同暴露阶段的红外特征指数。根据红外特征指数推断了PC在不同地区暴露的老化机理,并研究了性能与红外特征指数的皮尔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暴露的PC样品在琼海地区同时发生氟利斯重排反应和偕二甲基的光氧化反应,在若羌和海拉尔地区主要发生偕二甲基的光氧化反应。两种反应机理都会导致PC样品色差产生变化,在琼海地区主要由氟利斯重排反应导致,而在若羌和海拉尔地区由偕二甲基的光氧化反应导致,但拉伸强度下降的主导反应机理均为氟利斯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