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冶金工业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群马大学教授大谷杉郎博士应冶金部鞍山热能所的邀请,于1984年8月来华进行学术讲座,共三讲: 1.关于碳纤维今后的问题; 2.碳素材料最新动向; 3.实用碳素材料。讲稿已由鞍山热能所整理成文,本刊将从1985年1期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2.
焦炭强度指标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0种单种煤炼制的7kg焦炉焦,7个钢铁公司的入炉焦和风口焦,测定他们的米库姆转鼓强度、I-转鼓强度、显微强度、结构强度、抗拉强度和焦炭光学组织,从中揭示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1982年9月20日至24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偶年国际炭素会议。参加这次学术会的有各国科学家及炭素工作者共400多人。会议以大会发言及展览交流方式结合进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23篇,按论文内容分为11类(见表)。展览交流的内容很丰富,不仅有文字说明、图表、样品,还有录像等。特别是炭素材料在核能生产中的应用,交流非常频繁。会议期间,除会议主席回顾了炭素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外,另有五篇综述性论文对炭素领域新进展作了重点介绍。美国宾洲大学教授Walker作了题为《炭  相似文献   
4.
烟煤是一个不均一的大分子有机物,在其热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软化、粘结和膨胀是重叠并连锁进行的。如果想以一或二个指标来揭示炼焦用煤的特性及其在配合煤中的作用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近年来,我国炼焦工作者在根据资源特点、探索配煤规律的实践中,愈益感到挥发份含量(V~Γ)及最大胶质层厚度(y)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全部实质,因而陆续地引进了不少新的检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100多个煤样的测定,来探讨若干评价炼焦煤所用指标的适用性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道路沥青的硫化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1H-NMR,XPS与凝胶色谱)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道路沥青与元素硫之间的反应行为以及改质后沥青中硫的存在形式。结果显示硫与沥青的反应一是硫与沥青分子交联,生成分子量大的含硫基团组分,并显著改善沥青的塑性、延展性以及亲水性;二是硫与沥青的反应主要发生在侧链α碳原子位置上,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也夺取β,γ侧链碳原子上的氢。硫与沥青反应使沥青中胶质含量下降,沥青质增加,重均与数均分子量增加。XPS测定发现沥青原料中的S原子以噻吩与亚砜结构形态存在,硫化反应后S主要以元素硫和结合硫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6.
从配料比、堆积密度两个方面研究了由西沟肥煤与翼城无烟煤配合炼制所得焦炭的界面结合情况。研究表明 :配料中肥煤比例适当高一些 (40 %比30 % )为好。在配料比、粒度均相同的情况下 ,提高装料煤的堆积密度 (0.75→0.95→1.15),可使界面结合指数由63%提高到82 %。  相似文献   
7.
冶金焦炭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崔平  钱湛芬  杨俊和 《钢铁》2000,35(6):1-4
通过高炉入炉焦和风口焦的性质测试,揭示了入炉焦和风口焦的质量差异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无烟煤配煤炼焦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无烟煤与肥煤配合炼焦的实验室和20kg焦炉试验表明,当翼城无烟煤和西沟肥煤的配比为60:40时,采用捣固装煤,所得焦炭的各项质量指标,基本达到了冶金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添加无烟煤对焦炭微晶和气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永征  曹银平  金鸣林  杨俊和  钱湛芬 《钢铁》2006,41(10):16-18,22
根据焦炭的XRD谱图及SCHERRER'S 公式研究了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微晶结构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无烟煤可以促进焦炭中微晶的发展,使焦炭微晶结构参数La、Lc和石墨化度增大.利用氮气吸附方法分析了焦炭气孔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微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都有显著的降低.根据FHH模型计算了焦炭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焦炭中存在分形结构,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分形维数降低,焦炭表面变光滑.  相似文献   
10.
1987年3月24日至26日在英国Newcastle举行了“沥青——未来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会上表发的论文如下: 1 沥青评价的最新进展; 2 用差示扫描热量计测定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 3 用分子大小排阻色谱和DMF作流动相进行焦油和沥青官能团分离和鉴定; 4 优级煤焦油沥青的熔融贮存性和炭化性,粗焦油类型和蒸馏条件的影响; 5 热处理时沥青的电阻率; 6 用于先进炭素材料的沥青前驱体——流变性方面; 7 煤焦油沥青的流变性; 8 在炭/炭复合材料中煤焦油沥青的应用; 9 在炭化过程中,沥青—煤型块的机械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