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阮菊俊 《广州化工》2013,(15):258-259
为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实践能力,本文在分析了校企共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教学实践示范基地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校企共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教学示范基地的合作模式和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分别对原有课程教学所涉的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废锂离子电池有价组分分离和提纯机理将资源化回收技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并对现有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为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废印刷线路板中非金属资源化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介绍了废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文章分别就热解工艺、影响因素、产物分布及热解过程中的溴迁移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实验必修课,对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创新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该实验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理论与实验教学分割、实验室设备与实际生产设备脱节、实验教学程序化和考核体系不科学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立理论与实验"耦合式"教学模式、形成"实验室-工厂"两地教学机制、开展多元化教学以及优化教学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构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新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开展实验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新工科"创新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