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某毛纺厂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为使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一级标准要求,采用兼氧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活性污泥池-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进行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对CODcr、BOD5、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3%、98%、87%、94%,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流型地渗系统的污水强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传统型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该装置成功启动65d后采用分层进水和连续操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改进防止了堵塞,分层进水改善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提高了氮的脱除效率。在进水pH为7.8-8.0,HRT〉10h的工况下,分流比为1:3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进行的最佳,此时总氮去除率达到60.34%,与未分流的去除率22.06%相比提高了近3倍。为分散污水的强化脱氮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退浆废水碱性强、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为此重点研究了处理退浆废水时UBF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及除污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进水COD为2 000 mg/L左右、HRT为24 h、有机负荷为2.0 kgCOD/(m3.d)、pH值为7.6左右的情况下约2个月就可启动成功,且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并培养出了能适应水质要求的厌氧颗粒污泥。经对YDT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进行比较发现:组合填料较YDT弹性填料挂膜快、三相分离效果好,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4.
ABR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在ABR的HRT为12h的条件下测定了ABR各格室及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的色度、COD。结果表明,ABR出水色度达到了纺织染整行业一级排放标准,最终出水COD达到了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水/载O3有机溶剂(全氟萘烷)为新型两相臭氧氧化体系,研究了臭氧在全氟萘烷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考察了pH、NaHCO3和叔丁醇对两相体系中臭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水体中氯霉素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pH值和自由基抑制剂对两相臭氧氧化体系降解氯霉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水相pH增大有利于氯霉素的降解;自由基抑制剂对两相体系氧化降解氯霉素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电镀含锌废水的纳滤-反渗透处理回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工艺浓缩回收电镀含锌废水,研究了运行压力、进水含量、pH、水温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F-RO 1812膜对Zn2+具有良好的截留效果,产水电导率在25μS·cm-1 以下,产水Zn2+的质量浓度均低于0.7mg·L-1,累计回收率高达85.6%,可直接回用于镀件的清洗;浓缩液经RO二级浓缩后,Ze2+的质量浓度由454.8 mg·L-1 浓缩至1500 mg·L-1,可用于电镀槽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纳滤(NF)-反渗透(RO)工艺对低含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pH5、操作压力0.3 MPa、进水F-质量浓度小于80 mg/L的条件下,NF出水均可达到GB 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且满足电镀一般用水的水质要求。有机添加剂对NF过程的F-截留率存在不同的影响。NF出水经RO深度处理后,电导率低于10μS/cm,满足特殊电镀用水水质要求,废水回用率可达94%。NF-RO集成工艺可为低含氟废水的分质回用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两座不同水源的典型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M)和总有机物(以DOC表征)在水厂常规净水工艺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厂常规工艺对AOC、BDOC与DOC的去除能力均不高,且受水温影响明显,两水厂出水均为生物不稳定性饮用水;DOC主要在沉淀单元被去除,BDOC在沉淀、砂滤单元都有去除,AOC则主要在砂滤单元被去除;加氯可造成DOC(或BDOC)向AOC的转化,使出厂水AOC浓度增加,要确保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必须同步削减水中BOM与总有机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浅层气浮和涡凹气浮试验,比较两种不同气浮的除磷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去除相同量的总磷时,浅层气浮消耗的PAC与FeCl3量均低于涡凹气浮,且涡凹气浮需投加3mg/L以上的PAM,而浅层气浮无需投加PAM;脱色效果方面,浅层气浮优于涡凹气浮。涡凹气浮与浅层气浮的分离时间分别为30min、10min。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浅层气浮处理费用低于涡凹气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力接触氧化/砂滤/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缫丝废水,出水水质可达到缫丝用水标准,处理水量的95%回用于缫丝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