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相悬浮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暂堵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硝酸铝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Span-60/Tween-6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暂堵剂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共聚物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考察了硝酸铝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和淀粉用量对暂堵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暂堵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酰胺5.00 g、环己烷60 mL、0.80 g Span-60、0.40 g Tween-60、丙烯酸中和度80%、淀粉1.50 g、硝酸铝0.02 g、70℃、3 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暂堵剂的吸水倍率最大,且具有适中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电池组母线直流电压常常高于300 V,其绝缘性是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对驾驶员、乘客或维修维护人员安全,对电池组充电设备及接口安全,尤为重要。在对比几种常见的绝缘检测方法后,提出一种加载低压脉冲的检测方法。使用MATLAB/SIMULNK建立基于该方法的动力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动力电池母线绝缘电阻阻值计算精度控制在1%以内,且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和测量电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燃用柴油醇的双缸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柴油醇和纯柴油在额定转速1500 r/min和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发动机热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供油提前角22℃A和不改动发动机结构情况下,相对于纯柴油,柴油醇发动机热效率在高负荷时有所改善;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对提高柴油醇发动机热效率有利.综合考虑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柴油醇的推广应用,使用E10柴油醇的较优供油提前角为22℃A(原机),使用E15和E20柴油醇的较优供油提前角都为20.5℃A.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聚丁烯-1(PB-1)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分别阐述了PB-1/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和PB-1/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最后对聚丁烯-1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聚醚多元醇(N210)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硬段、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性扩链剂,合成了环氧树脂(E44)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分别利用FTIR、DSC、TG、X-射线衍射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的血瘤屏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部胶质瘤中血瘤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与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电镜观察13例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血瘤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瘤屏障发生的一系列改造和重建:1、多数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基膜呈限局性或广泛性增厚,基板多层化,胶原纤维增生;2、多数毛细血管基膜的胶质膜侧常见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虫蚀状空洞或血管外间隙扩大;3、毛细血管胶质膜则脚板外侧基板常不完整;4、内此细胞间紧密连接延长,偶见内皮细胞出现窗孔,内此细胞增生出芽。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瘤屏障发生的一系列改造和重建的超微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脑部胶质瘤低转移率和高侵袭性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海藻酸钠(SA)为辅助增强材料,硝酸铝为交联剂,H_2O_2和Vc为氧化还原剂,采用氧化还原聚合法制备了颗粒状的聚丙烯酰胺基暂堵剂,用氯化钙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合成了缓胀型暂堵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成分,用800倍数码显微镜观察产物的表面形貌;并测定黏度及密度。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可从内部增加暂堵剂的承压强度,当n(SA)∶n(AA+AM)为1时,其性能最优。加入氯化钙和海藻酸钠,可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使其延长吸胀性的薄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温合金的年产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合金废料也越来越多,废料的堆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来,由于金属学及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发展迅速,国内在高温合金废料及其返回料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高温合金回收效率受其牌号、组成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湿法、火法、湿法火法结合工艺很难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因此,近年来除了在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外,研究者们主要从预处理、选择合理的浸出液及电解液、设计高效萃取剂、合成新型分离材料等方面不断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充分发挥现有回收工艺效率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高温合金中主要元素的回收效率。迄今为止,能成功实现较高效率地回收高温合金废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酸浸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等。其中,酸浸法应用得最早,可采用酸液浸出法对含铼高温合金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优化工艺参数可使高温合金废料中铼浸出率达99%以上,但回收效率受钝化膜的阻碍逐渐降低且产生废酸、废气,因此其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采用直流电源,以合金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在氯化物的电解液中能有效破除合金废料在电化学溶解过程中的钝化膜,显著提升回收效率,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在电解的基础上以有机溶剂为电解液、氯化物为电解质,结合萃取、离子交换及吸附等工艺,实现对合金废料中元素的分类回收,为高温合金废料绿色可持续回收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废料的来源与特性及回收工艺两方面总结了高温合金废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国内外湿法、火法、湿法火法结合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高温合金废料回收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振斌  马应霞  张安杰  董方 《应用化工》2009,38(11):1656-1661
从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和吸水机理出发,分别就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吸水后的凝胶强度及吸水速度等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改性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不足,并指出了各改性方法存在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对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和吸水机理的深入研究是实现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良好改性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