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LDPE+EVA和LDPE+EVA+AA共混体系在OPP/AI箔/LDPE和OPP/LDPE复合膜制备中的应用。测定了各种条件下共混体系与AI箔复合后的剥离强度。结果表明,通过LDPE+EVA或LDPE+EVA+AA共混,可以有效地提高LDPE的粘结力,使复合膜的剥离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PC机平台、利用PCI总线控制器QL5032的MasterDMA方式设计MPEG-2TS传输流发送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1.5 Me V Dynamitron电子加速器,在常温常压下通过改变电子注量和注量率等辐射参数对双极型开关晶体管晶圆芯片进行辐照处理,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气氛的退火实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条件和退火工艺对器件击穿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辐照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子辐照可将晶体管的V(BR)CEO提高约30 V,对V(BR)CBO影响较小,辐照后的器件在200℃以下击穿电压热稳定性好,满足贴片封装及高温贮存实验要求,辐照工艺可作为V(BR)CEO不合格芯片的一种补救方法。并在理论上对辐照效应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辐照剂量、剂量率、退火温度、退火时间、辐照方法等因素对晶体管hFE值(电流放大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地降低晶体管hFE值,并能通过退火处理使其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传统提取工艺及设备的概述,分析了中药材在传统提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动态超声提取罐所采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对中药材提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剂量测定的技术方法,在测量方法上采取实测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辐射剂量测定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用化学剂量计建立电子束吸收能量测量的方法;用平板电离室建立电子束表面剂量、电子束吸收剂量率测量的方法;用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建立电子束辐照均匀性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毛细管共辐照接枝苯乙烯和经浓H_2SO_4磺化后制成阳离子交换管。阐明了聚乙烯毛细管辐射接枝苯乙烯时,剂量、剂量率、单体浓度、溶剂、温度和交联剂等对接枝率的影响。探讨了辐射接枝条件与离子交换管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本文所述的最佳条件下,可制得内径0.8mm、长20m、交换容量0.7Meq/g、10s相对交换率达60%以上(流速20ml/min)的聚乙烯阳离子交换毛细管。这种离子交换管循环使用20O次后交换容量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虚拟演播室系统中不论渲染、控制计算机做出了多出色的工作,因输出给色键器的仅仅为一幅简单的电视画面,实际就是将两层画面合成,采用这种原理的系统绝对不可能超出两维的概念;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每个模块根本没有层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利用GJ-1.5型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对黄原胶进行辐照处理,在电子束能量1.4 MeV、束流强度80μA辐照条件下,研究了辐照剂量对黄原胶性能的影响,阶段性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使黄原胶发生降解,固态黄原胶辐照下,当吸收剂量D为200 kGy时,黄原胶粘均分子量M_η约从300万降为9万,特性粘度从2000 mL/g以上降至150 mL/g以下;液态黄胶辐照下,当吸收剂量D仅2.5 kGy时,粘均分子量M_η降到约2万,特性粘度降至47.5 mL/g。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子束射线对单向微触发可控硅晶圆片进行不同条件的辐照,使用晶体管图示仪测试其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研究了辐照剂量、剂量率对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的影响,使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对辐照后的可控硅进行退火实验,监测其退火后参数的变化。实验表明,门极触发电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辐照剂量在20 k Gy以下时,通态电压基本没有增加;门极触发电流在可控硅约225℃以下退火时,存在反退火现象,继续提高退火温度又表现出正常的退火结果;1.5 Me V电子辐照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可控硅门极触发电流,还能提高晶圆片门极触发电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