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静态混合方式,在变温条件下采用二氯乙烷法完全连续合成乙二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二氯乙烷法合成乙二胺的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研究氨水浓度、反应压力、氨烷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乙二胺收率与影响因素的二次拟合方程,优化了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反应压力、氨烷摩尔比对反应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为:氨烷摩尔比>氨水浓度>反应压力. 优化工艺条件为:高温段反应器一段与二段的长度比1:1,一段温度130℃、二段温度110℃,停留时间7 min,反应压力4.61 MPa,氨水浓度48.04%(w),氨烷摩尔比25.22,该条件下乙二胺收率达76.49%.  相似文献   
2.
以甲苯为原料,考察了硝硫磷混酸对甲苯一硝化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硝化能力的前提下,水的质量分数以20%为宜,磷酸的引入明显降低了邻对比,提高了对硝基甲苯的选择性。利用响应面软件对间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硝酸/硫酸/磷酸/水(质量比)=0.1∶0.29∶0.41∶0.2,加料温度40℃,加料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80min,硝化比1.19,搅拌速率330r/min,在此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99.28%,邻对比1.31,对硝基甲苯收率41.55%。同时对静态混合管式连续选择性硝化工艺进行初步探索,进行了相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间歇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混合反应技术后的硝硫磷混酸硝化过程,可以提高甲苯转化率,强化传质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浮石作为粗骨料,粉煤灰分别以0、20%、30%、40%等体积替代砂,配制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对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得出粉煤灰最优替代率为30%;选取基准组与粉煤灰最优替代率为30%试件进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得出粉煤灰替代率为30%时,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输瓶链洗瓶工序中控制翻转卡头的运动轨迹--Hafu曲线的具体设计、计算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丙二烯膦酰氯生产中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在以三氯化磷、丙炔醇为原料,甲苯为溶剂的条件下,引入缚酸剂三乙胺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气体,实现了丙二烯膦酰氯的低耗高效绿色制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缚酸剂用量、溶媒比、原料比、反应温度、滴料时间对产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及实验,利用Design-Expert7.0.0软件优化工艺条件,并经验证性实验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原料比3.7,缚酸投料比1.2,溶媒比0.2,反应温度50℃,滴料时间1h,保温温度70℃,保温时间2h,在该工艺条件下丙二烯二氯化磷收率可达61.51%。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数学模型这一工具,找出了综合能耗的诸影响因素的规律性,并对煤气耗能进行了成功的测算,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浮石作为粗骨料,通过外掺法分别掺加0%、20%、30%和40%体积的粉煤灰替代相同体积的砂,配置轻骨料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在3d、14 d、28 d的抗压强度,以及28 d的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的研究,得出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外掺粉煤灰最优掺量为30%.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在此掺量下,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提高了基本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氯苯为原料,采用静态混合反应技术连续制备了2,4-二硝基氯苯。用Chemcad流程模拟软件模拟了氯苯硝化过程的绝热温升,得到具有本质安全性的混酸组成范围为:w(硝酸)=3%~25%,w(硫酸)=45%~75%,w(水)=0~30%。研究表明:混酸组成、空时、保温温度、流速对静态混合管式连续硝化均有影响;流速对于静态混合器发挥出良好的混合效果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工艺条件:反应预热温度50℃,反应压力0.15 MPa,保温温度为75℃,硝化比为2.1,混酸组成为m(硫酸)∶m(硝酸)∶m(水)=0.7∶0.19∶0.11,流速为0.062m/s,空时为3.5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氯苯转化率为97.26%,2,4-二硝基氯苯选择性为85.93%,2,4-二硝基氯苯的收率83.58%;与传统间歇操作相比收率略有提高,明显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物耗,减少了NOx在空中逸散引起的环境污染,反应条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