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高效污水处理剂,被广泛应用于循环用水、工业废水的处理及污泥脱水等过程。用于絮凝技术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pH值及环境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少且易处理等优点,在节约用水、强化水质处理和提高水的回用率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聚丙烯酰胺类(PAM)各种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具有分子量大、官能团多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较大,特别是近些年国内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对其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盐水介质中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聚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AC)作为分散稳定剂,阴离子单体丙烯酸(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在硫酸铵水溶液中通过分散共聚合,制备了稳定分散在盐水中的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无机盐浓度、分散剂用量对分散共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内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而随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加.制备的两性聚电解质溶液在等电点附近时,聚合物的特性黏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显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研究了萘磺酸盐分散剂在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吸附萘磺酸盐分散剂后,晶型未发生改变;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晶型ⅡEa=16.04 k J·mol~(-1),晶型ⅣEa=12.42 k J·mol~(-1),均为物理吸附;吡唑醚菌酯晶型Ⅱ、晶型Ⅳ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晶型Ⅱ的吸附焓变?Had为20.64 k J·mol~(-1),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D425)在晶型Ⅱ颗粒表面的吸附;晶型Ⅳ的吸附焓变?Had为-15.26k J·mol~(-1),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温度升高不利于D425在晶型Ⅳ颗粒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研究了萘磺酸盐分散剂在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吸附萘磺酸盐分散剂后,晶型未发生改变;两种晶型吡唑醚菌酯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晶型Ⅱ Ea=16.04 kJ·mol-1,晶型Ⅳ Ea=12.42 kJ·mol-1,均为物理吸附;吡唑醚菌酯晶型Ⅱ、晶型Ⅳ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晶型Ⅱ的吸附焓变Had为20.64 kJ·mol-1,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D425)在晶型Ⅱ颗粒表面的吸附;晶型Ⅳ的吸附焓变Had为-15.26 kJ·mol-1,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温度升高不利于D425在晶型Ⅳ颗粒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氟噻草胺。[方法]水样经乙腈提取,以乙腈-0.1%甲酸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Agilent TC-C_(18)(2)色谱柱分离,在225 nm检测波长下,对氟噻草胺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1~100mg/L范围内,氟噻草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5、50 mg/L时,氟噻草胺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4%~103.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7%和1.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定量分析要求,可用于水中氟噻草胺的定量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