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2.
3.
合成氨生产中,氨合成塔进气中微量CO、CO_2通常用900型电导仪、DD-10型微量CO、CO_2测定仪(CO均需经I_2O_5转化后测定)或红外仪测定。上述方法灵敏度低,手续繁复,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生产或试验中微量CO,CO_2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5.
钴钼耐硫低变催化剂的硫化及超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仁兴 《化肥与催化》1991,(4):17-19,67
  相似文献   
6.
7.
低水/碳化中变催化剂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在中低变串甲烷化的合成氨流程中,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工艺置于低变和脱碳工段之间,低变气中少量的CO与加入的O_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O_2,该CO_2与低变气中CO_2一併在脱碳工段脱除,这样既避免因CO甲烷化而引起的H_2损失,又能减少弛放气量,相应增产NH_33~5%,增产NH_3的能耗亦下降。上海院研制成功的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催化剂AZ-001,主要组份为Pt-γAl_2O_3(Pt0.42%重),外形为φ3×5~8毫米条状,浅灰色,比  相似文献   
10.
朱天存  顾仁兴 《化肥工业》1997,24(3):12-14,47
用新的工艺路线和制备方法研制定型的SB-7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具有活性高,起活温度低,热稳定性好,堆密度小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本文系统研究了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活性组份含量及各种制备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各种反应参数(温度、压力、空速、汽气比)及高温处理与催化活性的关系。比较了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在提高催化活性中的作用,在全低变流程中对SB-7催化剂进行了工业规模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