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验区块地质概况、开发现状及项目的实施概况,从地面工艺配套升级及管理方面阐述了项目实施以来进行的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重点介绍了新型发泡剂的研发及评价体系的建立;防腐防垢技术的研究及环空保护液的开发;分析了安全风险因素,从减氧、产出气在线监测、水井深部调剖等三个方面全面实施安全风险防控,确保空气泡沫驱油措施有效、安全。通过应用效果分析说明空气泡沫驱油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了措施实施三年来取得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改性咪唑啉、有机磷羧酸、联胺(各为20%)等为原料研制的空气泡沫驱缓蚀剂可有效防止注入系统腐蚀。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00 mg/L研制的空气泡沫驱缓蚀剂,可使管柱的腐蚀速率由不加药剂时的0. 345 4 mm/a降低到0. 059 3 mm/a。  相似文献   
3.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具有堵水调剖作用,起到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措施后累计增油5097t,投入产出比为1∶19.96。该次矿场试验为侏罗系低渗透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韩利宝  赵广佳  饶天利 《节能》2010,29(12):43-47
针对目前抽油机的能耗状况,提出降低能耗的改造方案:将电机更换为绕线式电机后,将控制系统更换为"一拖多"转子变频调速系统。通过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证明,利用该方案有功节电率11.70%,无功节电率76.87%,综合节电率16.41%,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缓解多层系开发油井的层间矛盾,引进分采合抽泵进行分层隔采,提高动用程度。本文对分采泵分层采油技术进行论述,通过前期的精细选井选层,引进三个厂家生产的分抽合采泵,分别在新寨和虎狼峁作业区层间矛盾突出的油井中开展试验,根据地层供液能力进行选型配套。通过对比试验前后油井产量,在部分井中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同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加适应了井况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盘古梁三叠系低产井的生产情况,储层条件分析低产井形成的原因,目前盘古梁区低产井将近占到该区总井数的一半,如何有效开发低产井,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主要目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油水井动态反应,摸索出了以油藏为主题,以局部区域油水井为单元、强化注水、平面调差、剖面治理、措施引效等为手段,对低产井进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盘古梁三叠系低产井的生产情况,储层条件分析低产井形成的原因,目前盘古梁区低产井将近占到该区总井数的一半,如何有效开发低产井,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主要目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油水井动态反应,摸索出了以油藏为主题,以局部区域油水井为单元、强化注水、平面调差、剖面治理、措施引效等为手段,对低产井进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注水井化学调驱技术在靖安油田盘古梁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实施化学调驱技术对油藏进行综合治理,以控制主向油井见水速度,改变水驱方向,促使侧向油井见效,同时对油藏中部进行整体调驱治理。经过5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盘古梁区块综合治理的化学调驱技术,使油藏开发更加合理,极大的延缓了油井见水时间,使侧向井更早的见效,提高了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生产中,涡轮流量计的误差问题一直存在,对生产计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解决的方法也仅是清洗叶轮和体积法标定后调整误差,但对造成涡轮流量计误差形成的原因缺乏一定认识。本文从涡轮流量计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特性特点和使用误区上,结合实际生产中的情况对涡轮流量计误差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油价的上涨和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取得明显效果,提高采收率技术再度受到各油田的重视。2009年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着手对本源微生物的研究,提取本油田油样,研究适合低渗透油田的本源微生物,利用本源微生物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驱油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效果,并形成了本源微生物的配型、筛选、注入用量、注入参数等微生物调剖驱油技术体系,在6个井组开展试验,达到日增油83.2t,累计增油733.4t,实现了油田负递减的开发目标,成为低渗透油田侏罗系提高采收率可供选择的主体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