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新型絮凝剂—聚丙烯腈与双氰双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华星  程树军 《化学世界》1992,33(3):119-123
  相似文献   
2.
两性乳化剂体系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琥珀酸类两性乳化剂(A1)与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A407)复配体系,合成了有机硅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系统研究了两性乳化剂体系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比例、用量及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分布比例(R/F)E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剂配比m(A1)∶m(CA407)=30∶70时,乳液聚合稳定性及抗电解质稳定性较好;乳化剂用量越大,乳胶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宽,乳液黏度越大,涂膜吸水率也越大;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的分布比例主要影响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TEM乳胶粒形态分析及DSC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认为,A174主要在乳液聚合时分布在乳胶粒表面,易水解交联。  相似文献   
3.
<正> 用絮凝剂处理废水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絮凝剂,同时凝聚处理的条件对效果的影响极大。对于乳胶漆废水宜采用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本文对用HCD季胺型和SG改性淀粉型两种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处理乳胶漆废水的条件和效果作了探讨和评价。 在乳胶漆废水中加入适量的HCD或SG,搅拌数分钟即有絮花出现,静置时该絮凝物立  相似文献   
4.
<正>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作为重要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在国外早已工业化(商品牌号Cat-floc)。由于它的大分子链上所带的正电荷密度高、水溶性好、分子量适中、具有絮凝和消毒的双重性能,在国外已作为无毒的阳离子絮凝剂在自来水厂得到实际应用。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类相比,使用上  相似文献   
5.
<正> 长期以来,天然水体中分散介质的去除一直依赖于无机盐。近代出现的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具有絮凝效果好、投药量少、污泥生成量少、水质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外已获得大量应用。据美国部分水厂统计,1980年共耗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淀粉大分子上悬挂不同类型胺基如伯,仲,叔以及季铵基基团的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评价。并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如化学结构,絮凝剂剂量,pH值,相对分子质量,胺基基团类型以及氮含量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大分子上悬挂季铵基团的阳离子淀粉絮凝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主链,用双氢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而制得的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两性电解质。本文着重探讨了此聚两性电解质对分散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并与通常使用的聚合铝进行了处理效果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它比聚合铝用量少,脱色显著,COD去除率高,是一种处理染料废水的有价值的,具有工业前景的新型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两性聚电解质在黄河高浊度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阴、阳离子度的强碱弱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共聚物]。研究了阴、阳离子单体的配比对两性聚电解质分子量的影响;以及两性聚电解质阴、阳离子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所合成的两性聚电解质作为絮凝剂,首次应用到黄河高浊度水的处理中。填补了国内两性聚电解质高分子絮凝剂应用于上水的空白。研究结果表明:在等电点范围内的两性聚电解质对黄河高浊度水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乳胶漆以水为介质,不含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生产和应用中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然而,在清洗乳胶漆所用的设备和容器时,会产生含漆废水。这类废水带色、混浊,其中主要含细小的聚合物颗粒和颜料、填料颗粒,此外,还有少量的各种助剂。处理这类废水的关键是将固体颗粒与水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杀菌(防霉)涂料的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杀菌涂料的组分、配方及生产,以及常用的几种杀菌剂在涂料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纳米TiO2和无机杀菌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