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数据校正中的非线性数据分类还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表上作业法,结合遗传算法同时进行数据协调与过失误差侦破.并将模糊数据协调模型中的三角形约束引入遗传算法界定其变异上下限,还对交叉算子进行自适应改进,从而形成了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数据校正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一个稳态多组分精馏过程进行大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型试验结合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在软土地基上碎石垫层和加筋碎石垫层的工作特性;分析了不同垫层厚度、土工格栅、格栅层数等参数变化,对碎石垫层和加筋碎石垫层变形模量、竖向应力场、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工格栅加筋垫层应力扩散效果明显强于纯碎石垫层,从而降低了垫层的总体沉降;2)垫层内部应力由底端向顶部发展,当荷载较小时,垫层底部先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随着荷载增大,应力集中区域向顶部靠近;3)随着格栅层数的增加,加筋垫层的应力集中区及沉降量的范围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Vicsek模型收敛速度较慢和一致程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动态网络的拓扑结构并结合复杂网络中度的概念,提出一种以度为权重提高Viesek模型收敛效率的新方法.进一步以动态网络的度的幂指数得到模型的推广形式,该指数的范围为[0,∞).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收敛效率优于原模型,且收敛效率随着指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由多个金融主体形成的网络复杂程度不断加深, 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明显上升.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金融市场的网络拓扑结构及演化过程, 对系统性风险的测度、传染及防范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 阐明了系统性风险的内涵、成因与特性, 介绍了研究系统性风险的常用指标和复杂网络模型, 指出了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网络中的重要影响; 其次, 基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归纳了构建网络模型的算法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对比分析了各自的基本特征、优势、局限性及应用; 然后, 剖析了系统性风险在网络结构下的传染效应; 最后,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对系统性风险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风险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一等风险算法.算法采用逐步调整的策略使风险函数连续化,尤其考虑最小交易费用的影响,能够利用银行的无风险性做出相应调整,找出最低风险和与之对应的最大收益的关系.等风险算法克服了投资方案对投资规模的敏感性,因此成为一种和投资规模无关的普适算法.实际案例数值结果表明算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楔形桩楔角相同时,桩身峰值应力所对应的深度基本为一个定值,且与竖向荷载大小关系较小,进而提出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的概念;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与楔形桩楔角的关系,在数值上可以近似用直线与抛物线分段拟合,且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在粉质黏土地基中的承载特性,对碎石垫层作用下,3组不同楔角的夯实水泥土楔形单桩复合地基和1组等直径单桩复合地基进行竖向静载对比试验。分析复合地基中桩顶沉降、桩周土沉降、桩-土平均沉降差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承载性状比等直径桩好,且能更好地调节桩土之间的沉降;此外,桩身轴力的分布与桩体的楔角有关,在合理楔角范围内,桩体分担基础上部的荷载随楔角的增大而增加;土体距离桩心一定范围内的沉降曲线呈"勺子"型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水泥土细观结构孔隙率分析方法的优劣,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阈值分割法和灰度图像识别法分别对水泥土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获得了不同阈值分割后的水泥土细观结构形态图和灰度图像识别法处理过程图,并对两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图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扫描区不同倍数下得到的SEM图像,在用阈值分割法进行处理时,可先测定宏观表面孔隙率,再去寻找合理的阈值区间,阈值分割法适用于试样表面较为平整的SEM图像处理;灰度图像识别法适用于结构走向性明显且结构元素形式单一的SEM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及纯碎石垫层在软土地基上的承载特性;分析不同工况下沉降、桩身应变及桩土应力比随循环次数、峰值荷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动载条件下,加筋碎石垫层能有效地限制垫层的位移,显著减小复合地基的累计沉降;加筋后的碎石垫层强度和刚度均得到增强,能有效调节桩-土应力分布,改善碎石垫层的受力特性,大幅度提高桩-土应力比,有效减小桩身应变;同等条件下,土工格室碎石垫层对于减小桩顶沉降、提高桩-土应力比和降低桩身应变的性能略优于土工格栅碎石垫层,并随着循环峰值荷载增加,两者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何杰  熊猛  高建喜  王忍 《土工基础》2018,(2):210-213
为探讨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在静力沉芯过程中的沉芯效应,在PVC管中分层填筑水泥土,然后分别静力压入1根等截面模型桩和2根不同楔角的楔形模型桩。通过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获得等截面和楔形芯桩静力沉芯过程中桩身应变、桩周水泥土表面的竖向位移、贯入阻力与沉芯深度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楔形内芯的作用下,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不仅内芯对水泥土的挤压作用远大于等截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而且水泥土外桩也会变成上端大、下端小的楔形形状;沉芯过程中,距楔形芯桩中心10cm监测范围内桩周土表没有出现隆起,而最小沉降量出现在距桩中心10cm处,最小沉降量为1mm;楔形芯桩的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和楔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