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3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提高移动应用开发效率,研究了基于HTML5和WebView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模式,可适用于移动Web开发、微信嵌入、Android应用开发等场景;对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核心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与总结;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微波法制备Fe3+、Eu3+共掺杂纳米TiO2(Fe/Eu-TiO2),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500℃氮气保护下退火制得的Fe/Eu-TiO2为锐钛矿相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50 nm;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为370—770 nm。光催化降解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多菌灵)的实验表明,Fe3+、Eu3+共掺杂对TiO2光催化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在可见光下能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对多菌灵降解速率常数kapp为0.046 66 min-1,大于分别单掺Fe3+和Eu3+的TiO2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及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清水混凝土保持混凝土本身颜色,保持和稳定,颜色一致,省却装饰费用;2.振捣、模板以及原材料的控制和使用对清水混凝土施工影响较大;3.项目管理障碍与业主观念障碍是目前清水混凝土应用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阐述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以及特点,得出装配式建筑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有1.技术标准不统一,质量评定参照建设需求和规范,这一点上相应的标准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连接部分;2.市场需求量少,大型砼预制件装配,对结构和高度限制严重,不同类型的建筑行业固定需求也不同。而且住宅楼以框剪结构为主,写字楼框架厂矿钢结构为主的模式;3.配套产业。目前预制厂以小型预制件为主,不具备大型模具制作能力;4.造价成本高。预埋件使用较多,模具生产费用,吊装费用高,交通成本高等。  相似文献   
5.
以兰州地铁1号线某车站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对该车站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地下管道的位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排桩加内撑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考虑了深基坑降水贯穿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地铁车站基坑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以及实际监测数据,表明车站深基坑开挖及降水对地下管道的位移有显著影响,进而总结了管道的变形规律,为兰州地区地铁车站及类似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通过结合钢结构无损检测的特点得出以下发展方向:1.无损检测技术咨询或者技术培训项目;2.探头测试评价;3.无损检测原、辅材料;4.针对性强,差异化培训平台的建立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钢结构发展要素以及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钢结构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钢结构的成本高,2.钢结构市场的转型需要时间,3.对于钢结构的造价来说,消费者接受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8.
魏嵩 《城市建筑》2012,(9):68+70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独具特点,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到竣工结算全过程,只有抓住每个环节,环环扣紧,才能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省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9.
雷达电子侦察环境下,非合作目标发射的离散频率编码(DFC)波形信号具有低截获、抗干扰的特性,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波形的稳健积累及准确的脉冲检测,容易造成数据漏检与情报缺失。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的积累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相关积累和非相干积累的联合处理实现了低信噪比下稳健脉冲信号包络的获取,并利用双向恒虚警(CFAR)检测和脉冲沿判决准则抑制了突跳噪声对脉冲检测的影响,实现了准确而稳健的脉冲到达时间和脉冲宽度的估计。相比于常规算法,该文在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离散频率编码波形信号的准确检测,检测虚警率低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抗冲击性能,利用DHR-9401式落锤试验机对6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和2根双层空钢管试件进行抗冲击试验研究。通过冲击力传感器、高速摄影仪和动态应变仪记录不同冲击能量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冲击力、跨中挠度和特定点的应变,并对比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直管、锥管、双层空直管和双层空锥管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最后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明显优于双层空钢管试件的抗冲击性能;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直管试件的抗冲击性能优于锥管试件;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试件的变形随之增大;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