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江西某制药厂及其配套生活废水的综合废水水质特点,该公司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芬顿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处理制药综合废水。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当综合废水进水COD和NH_4~+-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 800~5 000 mg/L、25~28、34~35、7.8~8.0 mg/L时,在盐的质量浓度为4 g/L的影响下,处理出水分别为50~60 mg/L和4.6~6.8、6.2~9.7、0.6~1.0 mg/L,水质均可达到GB 21904-2008和GB8978-1996标准。  相似文献   
2.
3.
以海绵铁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pH和铁离子溶出对吸附除磷的影响,并探讨了海绵铁对磷的吸附模式。试验表明,海绵铁对磷的吸附量在吸附初期随吸附时间快速上升而后期逐渐趋于平衡,当初始磷的质量浓度在18.19~50.68 mg/L时,海绵铁在3 h内基本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当磷的质量浓度为33.84 mg/L,温度在20~35℃范围内,30℃时海绵铁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强,平衡吸附量为1.65 mg/g,温度升高或降低,吸附能力均下降;pH在2.89~6.87之间变化时,pH越低吸附效果越好;在不同初始磷浓度下,溶液中的铁离子均呈现先升后降再趋于平缓的趋势。海绵铁对磷的吸附采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可以对海绵铁对磷的吸附进行更好的描述,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吸附速率动力学方程t/q=2.584+0.183t。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工艺处理聚乙二醇(PEG)废水,对SBR的启动过程、运行参数、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4个周期为期22 d的启动实验,反应器中污泥驯化完成后,其污泥沉降比(SV30)由初始的6%增长至27%左右并保持稳定,启动完成,污泥容积指数(SVI)最终稳定在116 m L/g左右。反应器进水COD为1 200 mg/L时出水COD可降至78 mg/L,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3%左右,NH_3-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8%、93.8%,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体系运行稳定。确定SBR的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6.0 mg/L为优,适宜的曝气反应时间为6 h、HRT为20 h。  相似文献   
5.
通常泵组件的调节主要依靠工程师经验,难以保证水泵在所有时段内均高效运行,易造成能源浪费,对此提出了以效率模型为依据的泵站优化调度方法。为减小误差,使用泵站实际运行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训练水泵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训练后的数据初始化种群,以泵站效率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泵站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设定水量、压力和高效区等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水泵组合方案及各泵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对泵站调度的优化效果明显,可适用于泵站的优化节能运行。研究成果为泵站优化调度运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