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为有效实现测试系统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解决系统实时多任务的功能需求,针对单线程技术在虚拟仪器开发方面的不足,在对多线程技术进行系统诠释的基础上,基于多线程技术,利用LabWin-dows/CVI应用开发软件平台,设计出一种1553B总线测试系统,分别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多线程技术在实现实时多任务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低钙固碳胶凝材料、水泥、钢渣、石灰和石膏为主要原料,铝粉作为引气剂,采用碳化养护制备免蒸压加气混凝土(CLC),研究了原料配方和养护工艺对其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原料配比,CLC制品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5.2 MPa,符合GB/T 11968—2020中A5.0、B07级要求。当低钙固碳胶凝材料掺量为40%,水泥20%,钢渣30%,水胶比为0.24,铝粉掺量为0.18%,CO_(2)养护浓度为100%,碳化时间为8 h制备的CLC制品性能最优,其干密度为571 kg/m^(3),抗压强度为4.0 MPa,符合A3.5、B06级要求。  相似文献   
4.
甲苯的光催化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一兵  黄明俊 《化学试剂》2012,34(12):1079-1082
进行了以自制锐钛型Fe3+-TiO2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室温下以40 W白炽灯为光源,分析了TiO2的掺Fe3+量、催化剂投放量、甲苯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H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锐钛型Fe3+-TiO2能较有效地催化降解甲苯.在pH为2,TiO2掺Fe3+量为5%(物质的量分数)、催化剂投放量为2.0 g/L时对1.2 g/L甲苯的去除率在5h内可达60%以上.甲苯的降解过程表现为一级反应,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为0.0666 h-1,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5.
分析结果表明,477F球铁凸轮轴中砷含量超标是该凸轮轴进水口附近产生缩孔的根本原因,生产中将砷含量控制在0.01%以下可以避免球铁凸轮轴产生该缺陷.  相似文献   
6.
虚拟仪器技术—现代电工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虚拟仪器是电子技术、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本文回顾电工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过程,对其发展阶段的划分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黄明俊 《中国乳品工业》2000,28(3):23-25,41
采用乳成分制品制备喷涂物料,生产分散度85%以上的全脂乳粉,称之为“纯乳成分全脂速溶乳粉”;其制备方法又可适用于各种配制乳粉,强化乳粉,豆乳粉及其他速溶饮品,配套设备“三分流组合式离心喷雾器”,可在乳粉喷雾干燥过程中,塔内直接进行颗粒附聚和喷涂,起到与流化床相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铁电性是电介质具备的一种自发极化状态,普遍发现于对称性较低的晶(固)体材料体系。流体或高流动性软物质材料通常呈现高对称性,因而与铁电性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引入强极性或者铁电性是液晶新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策略,对开发新型柔性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液晶乃至软物质流体材料中一直充满挑战性。相比于传统的液晶和软物质材料,铁电向列相液晶具备多种变革性性质,包括超高介电常数、强非线性光学响应、低电压驱动以及高流动性等,为开发新型先进的柔性光学和电学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铁电向列相液晶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物理拓扑结构及特征物性,总结并展望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未来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型存储设备、柔性高端光电子器件、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是卡式仪器和计算机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新颖仪器,它由用户定义测量功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便于组成自动测试系统和未来扩展,测量速度高、更好的测量准确度和可重复性。该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给出了虚拟仪器的一般结构框图,并列举了虚拟示波器、虚拟任意波形发生器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用工业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在1 350℃制备了一种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养护对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程度和碳化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后的产物分析、微观分析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提高,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的碳化程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当CO2浓度为99.99%(体积分数)时,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8 h后的抗压强度为132.2 MPa,与CO2浓度为25%时相比,抗压强度提高了2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