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三维荧光法建立了直接测定人尿中的1-羟基芘、β-萘酚、9-羟基菲的新方法。通过β-环糊精增敏,三维荧光扫描选择测量波长。结果表明,在波长对λex/λem=275/385 nm时测定1-羟基芘,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07~8.00μmol/L和2.30 n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325/350 nm时测定β-萘酚,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49~50.0μmol/L和12.5 n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260/475 nm时测定9-羟基菲,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23~40.0μmol/L和7.90 nmol/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人尿中痕量1-羟基芘、β-萘酚、9-羟基菲的测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结果满意,同时对β-环糊精增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HCl介质中,Bi(Ⅲ)与I-可形成[BiI4]-络合负离子,与质子化的诺氟沙星(NRF)缔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且最大RRS峰位于469 nm处。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RRS强度增大值(ΔI)与NRF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3.2~130μg/L和0.96μg/L,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用于牛奶样品中NRF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应用新型液相芯片技术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携带的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中4种基因:qnrS、aac(6’)-Ib-cr、oqxA、oqxB的方法。方法:针对食源性沙门氏菌携带的qnrS、aac(6’)-Ib-cr、oqxA、oqxB四种PMQR基因,设计对应引物和微球,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对7株标准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对4株各含1种PMQR基因的食源性沙门氏菌进行重复性和灵敏度实验;然后检测来自食源性风险监测的71株耐喹诺酮类沙门氏菌,和普通PCR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成功建立了液相芯片技术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携带的qnrS、aac(6’)-Ib-cr、oqxA、oqxB四种PMQR基因的方法,携带qnrS基因的耐药株检出限为5 CFU/mL、携带aac(6’)-Ib-cr基因的耐药株检出限为25 CFU/mL、携带oqxA和oqxB基因的耐药株检出限为10 CFU/mL。所有阳性判定结果荧光中位值(MFI)均≥5倍阴性对照组。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CV)均小于5%,特异性实验结果特异性100%,阴性菌株无阳性信号反应。qnrS检出率29.6%(21/71)、aac(6’)-...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VITEK MS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养殖场及市售活鸡来源的空肠弯曲菌和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进行激光解析飞行质谱鉴定,建立两种致病菌的质谱鉴定方法。方法:从样品中分离获得疑似的空肠弯曲菌和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经不同配比的基质液处理后进行质谱鉴定。通过分析检出菌特征峰及相对丰度差异来评价不同配比基质液对两种致病菌检测的影响。结果:空肠弯曲菌和李斯特菌对基质液配比要求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不需要经过甲酸裂解,而对三氟乙酸含量敏感,后者鉴定结果受到甲酸裂解制约。基质液含水量控制在体积分数30%可以有效避免特征峰缺失并提高检出率。结论:控制基质液的含水量、基质浓度和三氟乙酸含量可以增加空肠弯曲菌和李斯特菌的特征峰数量,增强相对丰度,提高致病菌检出率。基质液配比优化研究有助于增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鉴定能力,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和食源性风险监测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检测人尿中6种多环芳烃羟基代谢产物的新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5μm,150 nm×4.6 nm)色谱柱分离,以V(甲醇)∶V(乙酸钠缓冲液)=66∶34为流动相,在波长280 nm检测,流速为0.95 mL/min。结果表明,当9-羟基菲、α-萘酚、β-萘酚、1-羟基芘、2-羟基芴和9-羟基芴的摩尔浓度分别为0.105~500.0μmol/L,0.106~135.0μmol/L,0.120~135.0μmol/L,0.085~50.00μmol/L,0.094~200.0μmol/L和0.101~200.0μmol/L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4.4%,2.1%~4.3%,2.3%~3.2%,1.7%~3.9%,1.9%~2.6%和1.8%~3.5%(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6%,100.4%,101.0%,91.0%,106.7%和95.5%。方法准确可靠,用于尿样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养猪场管理形式绝大部分都是依靠人工的情况[1],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RFID、蓝牙传输、智能交互、环境监测、体质检测于一体软硬件结合的生猪饲养管理系统[2]。该系统包括硬件感知层、数据传输层、应用层[3][6]。系统主要使用STM32F103ZE作为生猪本地控制端的核心芯片;使用ESP8266和云服务器实现业务数据传输,并且是用了Web编写的上位机来转发数据到云服务器;服务器采用Apache+MySQL+PHP开发;微信小程序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用户使用微信小程序查看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本地区食品风险监测样品中霍乱弧菌的分布,评价使用VITEK-MS微生物质谱进行霍乱弧菌快速鉴定的优劣。方法: 从淡水产品和病人分离获得霍乱弧菌,分别进行VITEK-2生化鉴定和VITEK-MS质谱鉴定。血清凝集和胶体金显色法检测霍乱弧菌血清型,PCR检测ctx毒力基因。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霍乱弧菌毒力基因类型。结果: 经快速鉴定检出23株霍乱弧菌,17株为非O1/O139血清型,6株为O139型并且携带ctx毒力基因。VTIEK-MS微生物质谱检出的霍乱弧菌具有典型的指纹图谱特征,O139型霍乱弧菌具有典型的特有峰和缺失峰特征。全基因组测序显示O139血清型具ctxAB、ace和tcp毒力岛等毒力基因,而非O1/O139株则只具有辅助毒力因子,个别腹泻病例株携带了zot基因。结论: 非O1/O139和O139型霍乱弧菌无论在毒力基因种类和质谱特征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广泛应用VITEK-MS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进行霍乱弧菌血清鉴定有望成为霍乱监测的新助力。  相似文献   
8.
黎俊宏 《水泥》2000,(9):15-16
0 引言 在立窑水泥生产中,金属尾矿和工业废渣单掺或复掺配料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铅锌尾矿、锡渣、铜渣等, 但是用硅锰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还未见报道.广西某厂附近有冶炼硅锰合金和金属锡的厂家,每年排放数万吨废渣.笔者在该厂进行技术服务期间,利用硅锰渣和锡渣双掺配料,在该厂Φ3m×11m盘塔式机立窑上生产出了早期强度高的熟料,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