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特殊设计的天然纤维熔融浸渍模具制备黄麻长纤维颗粒,通过注塑工艺,制备了长黄麻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浸渍模具温度对PE-HD/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熔融浸渍工艺制备PE-HD/黄麻纤维复合材料,有效地保障了黄麻纤维的长度,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黄麻纤维含量为45 %,浸渍模具温度为210 ℃时,PE-HD/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优,相对纯PE-HD分别提高了49.1 %和137 %。  相似文献   
2.
在PC/ABS材料中填充镀镍碳纤维(NiCF)和镀镍石墨粉,制备一种新型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分析了NiCF与镀镍石墨粉的填充量及NiCF长度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CF和镀镍石墨粉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导电率会下降,即导电性能得到提高。与镀镍石墨粉相比,NiCF对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更显著。NiCF/镀镍石墨粉/PC/ABS复合材料存在渗滤效应,当NiCF含量在10%~15%范围内时,材料的体积导电率急剧下降,导电性能迅速提高。当复合材料颗粒长度为10mm左右时,注塑成型的材料导电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扩链剂改性聚乳酸(PLA),然后用改性PLA进行吹膜成型,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对PLA熔体流动性、膜泡稳定性及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的加入使PL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明显下降,同时使其黏度增加,且提高了膜泡的稳定性;当扩链剂用量为0.5%、0.6%时,PLA薄膜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最大冲击强度较纯PLA提高了74.67%。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混编纱层合片材及GF呈0°和0°/90°铺放的连续GF增强PP层合片材。通过对3种GF增强PP层合片材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种GF增强PP层合片材的拉伸、弯曲强度随着层数的增加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于层合片材的层间剪切强度存在差异,因而使得3种层合片材产生不同的拉伸及弯曲破坏形式。通过插入PP薄层及PP-g-MAH薄层可改善层合片材的层间剪切性能,但插入PP薄层会降低层合片材的拉伸及弯曲性能,而插入PP-g-MAH薄层有助于提高层合片材的拉伸及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扩链剂对聚乳酸(PLA)进行扩链改性,研究了扩链剂对PLA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发泡剂:发泡剂A(发泡母粒)、发泡剂B\[自制复合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碳酸氢钠(NaHCO3)\]、发泡剂C(自制改性AC发泡剂),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对PLA进行挤出发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发泡材料的断面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加入扩链剂可有效提高PLA的熔体强度和黏度及降低其熔体流动速率,改善PLA的发泡效果,扩链剂含量为0.8份(质量分数,下同)时,发泡材料的发泡效果最好;实验所用的3种发泡剂中,发泡剂C的发泡效果最好,发泡剂含量为1.5份时,发泡样品的表观密度较小(0.6 g/cm3),泡孔直径最小(约为57 μm),泡孔密度最大(约为7.69×10^6个/cm3),泡孔分布均匀,无明显泡孔破裂和连通现象。  相似文献   
6.
龙洪生  薛平  丁筠  刘新阳 《中国塑料》2014,28(11):95-99
选用纺织工业废弃苎麻落麻纤维和造纸工业废弃的竹屑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挤出工艺,制备天然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考察纤维种类、含量变化对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微观断面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废弃纤维都能有效提高PE-HD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其中苎麻落麻纤维的增强效果优于竹屑纤维,加入20% 苎麻落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比纯PE-HD提高21%,弯曲强度提高了41.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