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行研制的大电流瞬态加热设备,研究了沉淀强化奥氏体不锈钢 J75 经受不同温度热冲击及在一定温度下经受多次热冲击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探索了导致性能损伤的机理性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用时间为 1 s 的情况下,温度低于 610 ℃,J75合金的力学性能无明显损伤,温度大于 750 ℃,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都显著降低;温度在 610 ℃,增加有限次数的热冲击,对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影响不很明显,但温度在 750 ℃时,随热冲击次数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都明显降低。显微分析表明,热冲击温度和热冲击次数的增加,促进了合金晶粒细化,但使材料析出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高于 750 ℃下产生的大量片状 η 相的析出及 γ′强化相的粗化和不均匀分布,是引起 J75 合金强度和延伸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纳米陶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系统上进行纳米陶瓷烧结研究,制备出氧化锆单元及二元纳米陶瓷样品,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出的样品做了密度、硬度测试,利用XRD和扫描电镜分析陶瓷样品晶粒特性,以摸索适宜的烧结工艺.探讨了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纳米陶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制定正确的石油化工原料路线是迅速发展和大力突破石油化工技术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是一项重大技术政策。世界各国采用的原料各不相同,大致分两类,一类依靠石油炼制工业提供的油品作原料,以西欧和日本为代表;一类主要以天然气加工工业提供的天然气凝析液为原料,美国和第三世界产油国是典型。  相似文献   
4.
大庆原油含氮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络合法和吸附色层法对大庆原油含氮组分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得到氮含量不同的2种含氮组分(以下简称 N1、N2)。采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 N1、N2在煤油-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扩张频率和组分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大体类似的界面扩张变化规律;但由于氮含量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界面扩张行为。组分浓度较低时,由于 N1的氮含量较高,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氮杂环,活性较强,体积较大,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大;组分浓度较高时,由于 N2分子体积较小,在油-水界面上排列更为紧密,易于在界面与体相间发生扩散交换,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小。2种含氮活性组分不同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可从其不同特征的微观弛豫过程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离子喷涂、气相热充氢等技术研究了在Fe-Ni-Cr合金表面喷涂氧化铝陶瓷涂层对其阻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涂层使Fe-Ni-Cr合金的阻氢性能明显提高,且白氧化铝陶瓷涂层较灰氧化铝涂层的阻氢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长链烷基苯磺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肪酸、苯酚、乙二醇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酯化反应、Fries重排、氢化还原反应、磺化以及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出3种长链烷基苯磺酸钠Gem in i表面活性剂。用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以W ilhelmy-p late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纯水溶液中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4~10-5mol/L,γCMC为35~37 mN/m;随着苯环上长链烷基碳数(n=8、10、12)的增加,CMC分别为5.94×10-4、1.53×10-5、0.46×10-5mol/L;γCMC分别为36.9、34.4、34.4 mN/m。结果表明,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比较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内衬纤维复合材料球形高压容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强芳纶Ⅱ和凯芙拉-49纤维及不锈钢内衬,研制出小型球形环氧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主要介绍了容器的结构材料、设计、试验方法。通过容器的密封性检验及贮存前后的液压爆破试验,结果表明,容器的设计是成功的,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与同类钢制压力容器相比,在内径、外径、工作压力、安全系数相同情况下,该复合材料容器质量可减轻60%以上,漏率小于1×10-8Pa.m3/s,且贮存3年后爆破压力不会下降并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使煤矿掘进机控制系统更节能,更高效,本文研究了软启动变频技术在矿井掘进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软启动变频策略,分析了PLC控制与变频器的连接,并研究了变频调速电动机应解决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实践应用表明基于软启动变频技术而设计的煤矿掘进机控制系统,不仅能更好的满足矿井掘进需求,而且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矿井掘进效益。  相似文献   
9.
YG13硼化处理后沉积气压对金刚石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超高真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系统,以甲烷和氢气为反应气体,在YG13(WC-13%Co)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金刚石薄膜进行检测分析,研究YG13经950℃、3h硼化预处理后沉积气压对金刚石薄膜形貌和生长织构的影响;通过压痕法比较硼化与二步法两种预处理方法对金刚石薄膜附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经硼化预处理后表面形成CoB、CoW2B2、CoW3B3相;当沉积温度为750~800℃,碳源浓度为3.3%时,薄膜表面形貌和生长织构随着沉积气压改变有明显的变化;硼化预处理后所得样品在1500N载荷下压痕表现出良好的附着性能,较二步法预处理更加有效地改善了膜-基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方法在Mo基体上沉积金刚石薄膜,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薄膜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了表面形核密度随碳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碳源浓度增加表面形核密度增大,当碳源浓度达到3%时,表面形核密度质量最佳,当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形核密度下降;随着碳源浓度增加,生长加快,当生长过快时影响形核过程,形核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