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金属氯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于SiO2基体中的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并用超临界干燥法对其进行干燥。利用X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和振动试样磁场计(VS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包覆完好、性能优良、分散性良好,制备颗粒的粒径为30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84.09 A.m2/kg。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和激光反射率的复合材料,通过将氧化锌铝复合于硼酸钐表面的方法,获得了复合效果较好、红外发射率和激光反射率都相对较低的氧化锌铝/硼酸钐纳米复合粒子。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锌铝包覆硼酸钐纳米复合粉体,从包覆前后的电镜照片可以看到包覆层的厚度约为250nm。并且研究了包覆过程中m(硼酸钐):m(氧化锌)、处理硼酸钐所用盐酸的浓度和包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红外发射率和激光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硼酸钐):m(氧化锌)为1.5:1、盐酸浓度为0.4mol/L、煅烧温度为650℃时红外发射率和激光反射率最低,最低的红外发射率为0.70、最低的激光反射率为0.73%。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剂及片状银粉对导电银胶体系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耐候性能的影响,制备出可常温储存的导电银胶。结果表明,银粉质量含量75%,环氧树脂(EP)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质量比为80/20,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苯醚质量比为60/40,所配制的导电银胶的性能能够达到技术指标。样品经封装企业进行上线测试,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低乙醇含量硅烷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化改性铝合金的工艺进行优化,在不影响膜层性能的前提下,创新性降低乙醇含量,以满足工业化生产中安全、低成本的需求。方法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硅烷溶液中硅烷和乙醇的浓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配方工艺,并分析硅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疏水性。结果采用硅烷、去离子水、乙醇体积比为5∶55∶40的硅烷溶液,涂膜后,在180℃下加热40 min,能得到较完整均匀、耐蚀性较好的硅烷膜,膜层由C,O,Si等元素组成。硅烷浓度对硅烷膜的耐蚀性及表面接触角影响较大,在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硅烷膜表面接触角可达70.2°。结论硅烷膜对铝合金基体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保护基体免受腐蚀。  相似文献   
5.
利用St ber法和交联法制备出具有荧光和磁性功能的Fe3O4/SiO2/CMCH/CdTe微球,并对其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前躯体,Fe2+和Fe3+物质的量的比为1∶2,利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出了Fe3O4/SiO2复合微球;并通过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观察,Fe3O4颗粒粒径为10 nm,SiO2层厚度为5 nm;其次羧甲基化的壳聚糖(CMCH)被嫁接在Fe3O4/SiO2表面上;然后利用水热法制备出CdTe荧光颗粒,通过壳聚糖与CdTe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CdTe被吸附在壳聚糖表面;最后利用戊二醛对壳聚糖的选择性交联作用制备出粒径在200 nm以内,饱和磁化强度为22.16 A.m2/kg,且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Fe3O4/SiO2/CMCH/CdTe微球.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最大发射波长从519 nm红移到528 nm,也证实了荧光颗粒CdTe成功吸附在Fe3O4/SiO2/CMCH表面.在动物实验中,该复合微球也显示出良好的荧光性、磁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