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在3%NaCl溶液中苯并三氮唑(BTA)及其衍生物4-羟基苯并三氮唑(4CBTA)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4CBTA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与BTA相似,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随着电位负移,铜电极表面吸附的分子形式的BTA或4CBAT数量增多;4CBT中的-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两者复配使用时以BTA吸附为主,其缓蚀机理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硫酸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在0.5mol/LH2SO4溶液中苯并三氮唑BTAH及其衍生物4CBTAH(4羧基苯并三唑)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4CBTAH对铜的作用与BATH的作用机理相似,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随着电位负移在铜电极表面吸附的聚合物膜逐渐转化为分子形式吸附,4CBTAH中的-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