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青青  刘庭耀 《特殊钢》2021,42(6):14-18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1000~1150 ℃,应变速率为0.01~10 s-1时对铸态Ni68Cu28Al合金进行热压缩模拟。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建立了描述该合金高温压缩变形的本构方程;将本构方程应用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 3D中,并对合金热压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工件内部的应变速率场、应变场和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铸态Ni68Cu28Al合金变形过程中的硬化效果非常大,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引起的软化作用不明显;变形过程材料未完全再结晶;合金热压缩过程具有明显的变形不均匀性。综合考虑,铸态Ni68Cu28Al 合金最佳加工温度控制在1000~1100 ℃,应变速率0.01 s-1左右。  相似文献   
2.
摘要:基于国内某特钢厂真空自耗生产过程,利用ProCAST软件建立三维熔炼模型,研究了不同电流强度和熔速对铸锭熔池形状和宏观偏析的影响规律。铸锭侧面表层基本不发生宏观偏析,铸锭1/4处偏析度约为1.03的正偏析,铸锭中心处由于枝晶沉降形成偏析度为0.96的负偏析。电流强度从4kA增加至8kA,熔滴滴落温度增加,熔池深度加深,熔炼70%时熔池深度分别为64.6和77.4mm。铸锭1/4处和顶部的宏观偏析逐渐加重,铸锭1/4处的偏析度从1.06增加至1.08,铸锭顶部的偏析度从1.07增加至1.13。电极熔速从0.8kg/min增加至2.4kg/min,熔池深度加深,熔炼70%时熔池深度分别为64.6和101.5mm。铸锭顶部的偏析度从1.07增加至1.18。  相似文献   
3.
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及Phenom Partical X扫描电镜能谱仪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对铈-硫易切削不锈钢中硫化物形态演变的影响。铈-硫易切削不锈钢铸坯中的硫化物呈球形、椭球形、纺锤形或短棒状并以簇状形式沿晶界分布,属于第Ⅱ类硫化物。在800~1100 ℃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硫化物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平均面积逐渐减小。在800~1000 ℃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量从10%增加到70%,长宽比≤3的硫化物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当变形温度为1100 ℃并且变形量增加到70%时,长宽比≤3的硫化物所占比例又略有增加,硫化物发生熔断或重新形核。在10%~70%变形范围内,硫化物的相对塑性升高,在30%变形量达到峰值后又逐渐降低。在800~1100 ℃温度范围内,当变形量不变时,硫化物的相对塑性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温大变形更容易得到均匀弥散细小的硫化物。  相似文献   
4.
精炼过程中进行钢包吹氩是一种去除钢中夹杂,提升其洁净度的重要手段。为快速且低成本地捕获最佳吹氩流量,通过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钢包偏心底吹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吹气量下,气流会随着吹气时间的延长,在钢液中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区域;吹气量从10 Nm3/h增大到30 Nm3/h,气流的平均动能和平均速度显著增大,死区比例则从21%下降到6%;当吹气量超过临界值30 Nm3/h时,进一步加大吹气量,死区比例趋于稳定,氩气利用率降低;吹气量为30 Nm3/h时达到最佳吹气量,此时钢液中的流体能够获得较大的平均湍动能和平均速度,且钢液中死区比例也达到最小,钢液获得较大的搅拌强度和搅拌区域。  相似文献   
5.
付建辉  刘庭耀  张健  赖宇 《特殊钢》2020,41(6):15-19
利用氧氮分析仪对"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VIM+ESR)和"非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NVIM+ESR)两种冶炼工艺下冶炼GH3128合金中的氧含量、氮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了脱氧、脱氮的热力学计算;利用ASPEX扫描电镜分析了两种冶炼工艺下GH3128合金中夹杂物的成分、尺寸分布以及数量。结果表明,采用"VIM+ESR"工艺更能有效的去除合金液中的氮,夹杂物类型主要是Al-Ti-O型复合氧化物夹杂,还有少部分的Al2O3、TiOx氧化物夹杂,而采用"NVIM+ESR"的双联工艺,合金中产生的夹杂除氧化物夹杂类,还有硫化物、氮化物夹杂;且采用真空冶炼工艺更能有效降低夹杂物数量,并细化夹杂物。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搅拌釜在处理贵金属废水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反应釜内的流场情况.利用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论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模拟来研究搅拌桨的转速、挡板、湍动能对搅拌釜内流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研究表明,虽然加快搅拌釜的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流场流动环境,但仍有"死区"的存在,采用多桨可以弥补单纯提高桨速方法的不足.添加挡板不仅能在相同的转速下有效扩大高速流动区域,而且对自由液面的波动可以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研究还表明,在距桨叶片大约1~2mm处是整个流场湍动能最大的区域,脱氰药剂在此投入可以提高其在釜内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7.
刘庭耀 《安装》2013,(6):24-27
大型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尤其是按国际惯例运作模式进行的项目管理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本文作者就澳门新葡京酒店娱乐场项目机电安装总承包工程,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及控制等方面谈了项目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飞机操纵系统钢索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型飞机在飞行减速收油门时,发动机操纵钢索突然发生断裂失效,导致发动机停车。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极限拉力测试及钢丝表面痕迹观察,并结合理论分析和疲劳试验对飞机操纵系统钢索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操纵钢索发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钢索的断裂是以弯曲应力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疲劳断裂,钢索与滑轮及钢丝与钢丝间的磨损促使了疲劳裂纹的萌生。通过改进滑轮与钢索的直径设计及改善钢索与滑轮槽接触面的润滑条件,提高了操纵系统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Y12Cr18Ni9Cu易切削钢在500~1800℃的析出相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得到了平衡凝固相变路径图。结果表明,Y12Cr18Ni9Cu易切削钢的平衡相主要有MnS、液相、δ-铁素体、奥氏体、M23C6、M2(C,N)、σ相。平衡凝固和冷却相变路径:液相→液相+MnS→液相+δ-铁素体+MnS→液相+δ-铁素体+MnS+奥氏体→δ-铁素体+MnS+奥氏体→MnS+奥氏体→MnS+M23C6+奥氏体→MnS+M23C6+奥氏体+M2(C, N)→MnS+M23C6+σ相+奥氏体+M2(C, N)。随着S含量增加,MnS的析出量逐渐增加,析出温度也逐渐升高,Mn含量变化对MnS相的析出量几乎没有影响,但Mn含量增加会使MnS析出温度升高。Y12Cr18Ni9Cu易切削钢中的硫化物呈球形、椭球形、纺锤形或短棒状并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含金废液在搅拌槽内脱氰过程的搅拌效果,针对脱氰过程的搅拌槽内流场及固—液分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实验采用多重参考系法和欧拉双流体模型,考察转速、偏心率对脱氰过程的槽内速度场、流场流型、固含率分布以及搅拌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搅拌能够明显改善对称的速度场和流型,当偏心率e=0.2时流场状态最佳;当e0.2时,近壁侧上、下循环涡向桨叶区靠近,远壁侧桨叶上方则出现较大尺度的弱湍动循环涡,不利于混合;e在0~0.2范围内有利于脱氰药剂的分散,过大的偏心程度反而会使脱氰剂堆积在近壁侧挡板处。当转速从100 r/min增大至1 200 r/min,功率增速越来越快,两相搅拌功率比单相搅拌功率高8.8%;偏心搅拌具有节能功效,当e从0增大至0.43时,搅拌功率降低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