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新工艺、新材料、零件结构设计、冲压工艺方面对汽车冲压成形零件材料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提出降低材料成本的措施,可为冲压零件材料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向小汉 《锻压技术》2013,(6):100-104
分析了某座椅加强板的冲压工艺,确定了排样方案,介绍了座椅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的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设计,为保证条料的同步移动和送料顺畅,模具采用浮动顶料机构。确定了级进模模具设计方案,该模具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采用了自动卸料、出料、少废料冲裁,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试冲结果表明,提出的排样方案和设计的9工位级进模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满足座椅加强板零件的大批量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AutoForm的顶盖冲压成形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顶盖的外形,用CATIA设计出工艺补充面和压料面,并把CATIA与AutoForm直接连接,让两者数据无缝对接,在AutoForm中建立了顶盖各工序的有限元模型.顶盖后部需3次成形,此部位容易产生起皱、开裂、回弹等缺陷,为此进行了全工序模拟,经过多次优化,这一数值模拟结果基本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顶盖冲压变形的整个过程,并指导冲压工艺、模具设计和调试,最终保证顶盖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向小汉 《锻压技术》2019,44(2):145-149
通过对中冷器下安装支架的冲压工艺性及冲压工艺方案的分析,确定了采用10工位级进模来进行制件成形的冲压工艺方案。介绍了中冷器下安装支架多工位级进模的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设计,包括主要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导向零件和卸料板。为保证条料的同步移动和送料顺畅,模具采用浮动顶料机构。同时,分析了模具制造工艺。该模具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实现了自动送料、卸料,模具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自动送料、冲孔、落料、成形、翻孔、分离等工序。试冲结果表明,提出的排样方案和设计的10工位级进模是合理可行的,能满足中冷器下安装支架的大批量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述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在“1+3”新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CMD”即“认知→制造→设计”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并按照“认知与仿真”→“项目训练”→“现场实战”三个阶段顺序开展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今后的职业岗位变迁相统一,采用了由教师、学生、企业等三方参与的互动式评价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品质及效果,对同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矿用汽车车架纵梁进行成形工艺分析,用AutoForm软件进行回弹计算,根据回弹分析结果用ThinkDesign对纵梁局部进行回弹补偿,在模具结构设计中也考虑到对回弹的控制。通过成形工艺的优化和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得到了满足质量要求的纵梁产品,并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向小汉 《热加工工艺》2013,42(5):113-116,119
通过车架纵梁成形模的设计,实现了一副模具成形两种类似产品,实现了凸模、凹模的快换.同时在模具结构设计中采取防回弹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此模具的各部件按统一的基准分开加工后再组装到模座上.这可为特大型模具加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侧围外板冲压工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小汉 《热加工工艺》2013,42(1):78-81,84
根据某整体侧围外板的形状和产品要求,对其典型部位进行了工艺分析.在工艺面设计中利用AutoForm软件对侧围外板拉延件的成形进行了仿真,对工艺补充部分进行了多次调整,得到了优化后的工艺数模,并制定出侧围外板各工序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向小汉 《模具制造》2013,13(1):93-96
根据柳州汽车工业发展需要,依托本地模具企业,开发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有创新。在模具设计教学中利用企业真实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资源,填补了国内高职院校在该资源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汽车后侧板的冲压工艺,确定了包含5个弯曲工步成形的排样方案;介绍了后侧板多工位级进模的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设计;依次展示了5个弯曲工步的模具断面图,为保证条料的同步移动和送料顺畅,模具采用浮动顶料机构。确定了级进模模具设计方案,该模具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采用自动卸料、出料和少废料冲裁,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试冲结果表明,提出的排样方案和设计的12工位级进模合理可行,使弯曲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可以满足汽车后侧板零件的大批量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