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条件下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受试试剂(T)和参比试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TRR、RTR、RRT)、部分重复交叉试验设计,试验每周期空腹状态下给药一次(0.2 g),36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结果:36例健康受试者(女性9例,平均年龄31岁)入组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经自然对数转化后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0908、-0.0577、-0.0541,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均小于0;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几何均值比值分别为101.65%、100.12%、99.24%,均在80.00%~125.00%范围内,因此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索拉非尼的Cmax、AUC0-t和AUC0-∞在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成立。结论:受试者空腹单次口服0.2 g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给药状态下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2-氨基乙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Control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50 mg/L)、中(100 mg/L)和高(200 mg/L)浓度2-APB组,在每只小鼠皮肤背部脊正中线两侧1 cm左右用圆形打孔器各打一个直径10 mm、深至皮下的皮肤创口,其中Control组仅用纱布包扎,不敷用各种药剂;DMSO组每天敷1 g DMSO/凡士林膏剂;2-APB组每天敷1 g相对应浓度的2-APB/凡士林膏剂,隔天拍照观察愈合情况,并于第21天取材,使用HE染色观察创面病理形态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RPM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型胶原(Collgen-I, Col-I)以及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和DMSO组相比,不同浓度的2-APB均可显著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P<0.01),而DMSO组与Control组之间创伤愈合率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DMSO组相比,2-APB可增加创面胶原含量以及真皮层的厚度(P<0.01),而DMSO组与Contro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2-APB还可显著增加创面TGF-β和Col-I的表达,抑制TRPM7和IL-1β的表达。 结论:不同浓度2-APB(50、100和200 mg/L)对皮肤创伤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PM7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