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固网计费系统的总体概况及改造方案的设计分析。包括计费系统改造背景、计费系统的现状、计费改造的目标、计费改造的设计思路、计费系统规划原则、计费改造的各项功能需求分析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L80-13Cr油井管的化学成分和技术条件要求,阐述了L80-13Cr油井管的轧制工艺,研究了L80-13Cr油井管的耐CO2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80-13Cr油井管热处理后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且韧性较高;在相同腐蚀条件下,L80-13Cr在气相中的腐蚀速率约为N80Q的1/30,在液相中的腐蚀速率约为N8...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某车桥制造企业采用无缝钢管生产大胀形率车桥时出现的胀形区域开裂问题,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大胀形率车桥用钢,并进行了无缝钢管产品试制和使用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设计开发钢种生产的车桥用无缝钢管,延伸率为28%~31%,-60℃的纵向冲击功达到80 J,产品具有良好的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经用户批量使用,采用设计钢种生产的无缝钢管在大胀形时未发生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包钢生产的起重机臂架用BT770无缝钢管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控制和质量性能情况,经“连铸坯+PQF连轧无缝钢管+调质热处理”全流程生产工艺以及钢管外表面处理工艺生产的BT770臂架用钢管,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能、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轧方式生产的15Mn无缝钢管,管体存在明显的带状组织。对管体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检验,通过对连铸坯凝固过程和轧制过程的分析,得出连铸坯中的枝晶偏析是管体产生带状组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真空感应炉内向25CrMoVB钢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混合稀土,分析了稀土加入量、钢中稀土总量(Re)与稀土固溶量(Res)之间的关系。通过硫化物应力腐蚀(SSC)和抗氢致开裂(HIC)试验,研究了稀土对试验钢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钢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能力,适量的稀土加入量可显著提高25CrMoVB钢的抗硫化物应力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石油套管用钢25CrMoVB中加入镧+铈混合稀土,研究发现在锻造组织中,随着稀土含量增加,组织有细化均匀的趋势;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组织中,稀土的加入使组织中出现了韧性好的下贝氏体。稀土的加入明显提高了25CrMoVB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屈服强度,使冲击性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常温和-80 ℃时,效果明显。但稀土含量过高会导致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液压缸筒用无缝钢管的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的分析,进行以V、Cr为基的合金成分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冶炼、轧制、热处理工艺控制措施,成功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良的液压缸筒用无缝钢管.试制钢管屈服强度大于480 MPa,抗拉强度大于650 MPa,-20℃纵向低温冲击值大于100 J.  相似文献   
9.
以钠水玻璃为激发剂,用Ca(OH)_2等量取代矿渣,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下Ca(OH)_2对碱矿渣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使用水化动力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碱矿渣混凝土的水化过程.结果表明:掺入Ca(OH)_2后,碱矿渣混凝土的凝结速率增大并造成快速坍落度损失;当Ca(OH)_2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时,碱矿渣混凝土中水泥加速期的水化反应速率常数(K)由4.76×10~(-5)分别增长至5.60×10~(-3)和1.56×10~(-2),水泥水化诱导期显著缩短,Ca(OH)_2主要作用于水化加速期,同时水化加速期反应级数(N)由2.89分别减小至1.26和0.98,意味着加速期反应由反应物通过致密层生成物扩散控制逐渐转变成反应物沉积控制;Ca(OH)_2加快了24h内碱矿渣水泥的水化,并生成了C_2ASH_8及C_4AH_(13)等水化产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维护支撑管理软件的实施背景,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规划,软件平台的建设实施,子系统功能介绍,软件平台的运行效果等。通过引进科学的软件平台管理,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规范的流程进行本地研发运行,成为信息化专业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