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采用阶梯能量示波冲击试验法研究了铸造双相不锈钢冲击弯曲破断时,裂纹的萌芽、生长、扩展3个阶段与载荷-位移曲线及断口的对应关系,研究了裂纹的生长与扩展速率。结果表明,裂纹萌芽于屈服后的第2个载荷-位移曲线高峰。裂纹生长的临界尺寸对应于载荷-位移曲线平台后的第2个下跌槛。裂纹生长对应于断口上的启裂区。裂纹扩展对应于断口上的扩展区。在启裂前区裂纹以较低速率波动生长,启裂后区裂纹的生长速率更趋减缓。裂纹扩展的前期扩展速率很高,后期则迅速下降。裂纹从萌芽到生长至临界尺寸耗费了总破断功的76.2%。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力拉伸试验法研究铸造γ+α双相不锈钢在室温和290℃时的形变强化行为。结果表明:在室温时,铸造双相不锈钢在整个均匀塑性变形和局集塑性变形过程中形变强化共分4个阶段,不同的取样部位导致颈缩点分布在不同形变强化阶段;在290℃时,颈缩前的均匀塑性变形过程分为3个阶段。拉伸过程中,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锯齿形”的原因是:拉伸试样表面吕德斯带的形成以及拉伸过程中滑移和孪生变形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4.
对核电厂高压加热器用不锈钢换热管材料进行分析,包括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拉伸性能、硬度、反向压扁、压扁、卷边等。结果表明,TP439换热管的内外壁存在粗晶粒,粗晶现象为临界再结晶的结果;TP439换热管的抗拉强度均不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一回路关键部件铸造奥氏体不锈钢(CASS)在整个寿期内的适用性,结合CASS部件运行期间的主要老化机理,对核电站铸造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老化试验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CASS材料的老化机理分析,结合加速老化试验的基本原理Arrhenius公式,分析了激活能Q、老化温度TS和老化时间t对热老化试验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对于核电用CASS部件,热老化的加速老化试验温度建议值最高不超过400℃,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结合激活能值设计可覆盖设备整个寿期的试验,为准确把握材料的老化特征,需合理设置取样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一回路关键部件铸造奥氏体不锈钢(CASS)在整个寿期内的适用性,结合CASS部件运行期间的主要老化机理,对核电站铸造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老化试验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CASS材料的老化机理分析,结合加速老化试验的基本原理Arrhenius公式,分析了激活能Q、老化温度TS和老化时间t对热老化试验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对于核电用CASS部件,热老化的加速老化试验温度建议值最高不超过400℃,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结合激活能值设计可覆盖设备整个寿期的试验,为准确把握材料的老化特征,需合理设置取样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主泵泵壳材料CF8在室温和350℃下的形变强化行为以及热老化对于料形变强化的影响,在恒应变速率控制模式下,通过对原始态和不同热老化时间后的试样进行室温和350℃下的准静态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主泵泵壳材料CF8在拉伸过程中变形是不均匀的;随热老化时间延长,材料在室温和350℃的抗拉强度均不断提高,断后伸长率有所下降;在室温和350℃下的形变强化均呈阶段性,应变硬化指数在变形中逐渐增加,在第一阶段增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