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活性组分和载体筛选制备了MgO/γ-Al_2O_3催化剂,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正丁醇液相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甲丁酯(BMC),并考察了活性组分前驱物、催化剂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OAc)_2·4H_2O为活性组分前驱物,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活性组分MgO负载量为5%时,MgO/γ-Al_2O_3表现出高的酯交换反应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00℃;物料配比n(DMC):n(正丁醇)=3:1时,正丁醇的转化率达到98.4%,BMC的选择性为91.9%,收率为90.4%。催化剂重复实验表明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HCl+H_2O_2混合溶液浸泡废旧催化剂Pd/α-Al_2O_3,滤掉氧化铝球颗粒,加入氨水沉淀滤液中Pd之外的微量杂质并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丁基钠黄药,形成Pd化合物沉淀,过滤,100℃烘干,350℃焙烧,生成PdO,纯度99. 541%,再用H_2或CO在≥700℃下还原,得到纯Pd。该方法成本低,相对于王水法更环保、高效,Pd回收率 99. 99%。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4-丁二醇(BDO)市场及下游产业链情况,重点分析了煤制BDO产业链中的丙炔醇、1,4-丁烯二醇、3-丁烯-1-醇等3种精细化学品的用途和研发进展,并提出发展建议。在BDO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下,积极拓展其下游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发泡液雾化喷嘴与气泡发生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发出两种不同泡径泡沫发泡机的设计思路,并以六方最密填充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两种直径泡沫堆积的模型,以此堆积模型分析发泡管中大小泡沫的理论直径比以及体积比,小泡与大泡直径比为0.1716,大泡与小泡的体积比为10.7。将此双泡径泡沫应用于泡沫砼时,使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在不影响强度的条件下其容重变得更轻,节省了原材料。并根据此理论模型设计了双泡径级配发泡管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环境友好的硫酸羟胺为主要促进剂,避免使用强氧化性物质,并以超声处理来改进磷化工艺。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超声、促进剂、pH值和磷化时间对磷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细化磷化颗粒,提高其耐蚀性能。pH值和磷化时间显著影响磷化膜的耐蚀性,需保持在较优的范围。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优化工艺得到的磷化膜在模拟干热岩地热水中的耐蚀性,发现其电荷转移电阻由碳钢的1.44×103 Ωcm2增加到3.39×106 Ωcm2。  相似文献   
6.
作为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步骤之一,CO与亚硝酸甲酯合成草酸二甲酯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年来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Pd/α-Al_2O_3催化剂失活与再利用研究进展,探讨催化剂再利用工艺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根据在工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Pd/α-Al_2O_3催化剂进行失活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性的再生工艺;钯催化剂回收方面萃取法和吸附法逐渐成为研究重点,高效、低耗、短流程绿色工艺的开发是失活钯催化剂再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传统混凝土不能透过光线,给人灰暗、沉闷的感觉。本实验通过“平铺法”和“插秧法”将光导纤维按一定分布方式和定位植入传统混凝土中,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制备出具有一定透光性能的透光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研发的铜硅催化剂EG-805进行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工业侧线试验。在空速0.5 h~(-1)和氢气与草酸酯质量比120条件下,热点温度(178~180)℃,低于工业催化剂热点温度约15℃,草酸二甲酯转化率100%,乙二醇选择性96.0%~97.8%。该催化剂累计运行1 118 h,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1 006 h,运行期间热点无明显位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自研加氢催化剂粉体进行了模压成型研究,并与外购催化剂进行了工业侧线的试验比较。相同工艺条件下,自研催化剂的草酸酯转化率为100%,乙二醇选择性达到97%,而且强度明显超过外购催化剂。在百吨级工业侧线上,自研催化剂的草酸酯转化率达到100%,而乙二醇选择性超过外购催化剂1%~2%。反应废液浸泡8个月后,自研催化剂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气阻,无粉化现象。新鲜催化剂在稳定的工艺条件和足够的氢酯比下表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