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据1984年12月,1985年1月和1985年4月出版的《SI知识与资料》报道,国务院一些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单位认真贯彻国务院《命令》,并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它们是纺织部,航天部,国家地震局,环境与城乡建设部,石油部,冶金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国家计委,铁道部,国家标准局,邮电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火电厂粉煤灰高浓度管道水力输送非均质流管流中切应力及流速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均质流高浓度管流中层流、紊流阻力公式,通过实测资料验证,理论计算与实测资料之间关系比较一致,说明模型设想及理论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和加快我县病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资金扶持,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在省、市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先后对街子河、南掌等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工作,结合元江实际,探讨我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最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高浓度浆体在管道输送中水流结构及运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含有一定细颗粒的高浓度浆体管道输送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浓度水流具有屈服切应力和刚性系数η、流核区与非流核区的水流运动机理和切应力分布;提出了二维恒定均匀紊流的高浓度水流的流速公布计算公式。通过资料验证,理论计算与实测资料之间关系比较一致,说明模型设想及理论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主要成分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同时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组成。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2.5 h、温度69℃、料液比9%时,构树叶总黄酮的最高得率为37.33 mg/g;利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平台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学物共有11种,分别为:野黄芩苷、荭草苷、芹黄素-7-O-葡萄醛酸苷、山奈酚、芹菜素、木犀草苷、高良姜素、芹菜素-7-葡萄糖苷、牡荆素葡萄糖苷、6-O-对羟基苯甲酰基桃叶珊瑚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采用响应面法的Box-Behken设计优化醇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确定了构树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简单易行、稳定性好,能够为构树叶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消氧化铅烧结由于氧化铅能降低烧结温度,阻止晶粒生长,有助于单畴粒子的形成,从而提高铁氧体的性能在铅铁氧体和作为锶钡铁氧体的添加剂而得到应用。但由于铁氧体在大气中预烧结时挥发出的氧化铅对人体有较大的毒害,污染大气,同时也限制了铅铁氧体的研究和应用。为了防止烧结中氧化铅的散逸,控制进氧量和估算氧化铅的挥发量,特提出下列消氧化  相似文献   
8.
用旋转水冷法研制出Fe-Cr-P-C系非晶态圆丝,测试了其磁、电、机械、耐腐蚀等性能。在高梯度磁分离器上作了处理钢铁厂废水试验,取得成功,分离性能达到先进水平。铁基非晶态圆丝有希望用于磁分离器、传感器或其它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干燥后的鱼露发酵尾料为原料,研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原料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确定碱性蛋白酶为最适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原料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解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酶用量1.1%、水解时间5.4 h、水解温度50℃、pH10.0,在此条件下,原料中蛋白水解度为(43.78±0.57)%。水解蛋白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大于10 mg/mL时,DPPH·清除率为63.01%,·OH清除率为41.11%。通过对鱼露发酵尾料进行研究,能够为鱼露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豉香型白酒肥猪肉浸制和酝浸阶段会析出脂肪油。该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脂肪油样本中的长链、中链脂肪酸和二元酸含量,推论其氧化产物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少于70 g/kg。脂肪油氧化程度越深,PUFA含量越少,中链脂肪酸和二元酸等氧化产物的含量越多,其最高含量分别达4.52 g/kg和3.02 g/kg。随着脂肪油氧化程度的加深,油酸氧化产物如辛酸和癸酸逐渐成为主要的中链脂肪酸,而壬二酸则始终是含量最多的二元酸。该成果可为后续肥肉浸制工艺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