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最近一些著作介绍了材料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比如铁的渗碳和氧化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把界面反应和扩散过程结合起来。上述模型都从下面的前题出发,在模拟过程的整个时期内相数保持不变。在氧化模型的初始条件中,假定已经存在最小厚度的一层郁氏体层(FeO)。在这个模型中扩散过程只在一个相内进行,在γ’铁中渗碳和在  相似文献   
2.
3.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常以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某种材料为标志来划分时代,这说明一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会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现在我们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诸多新技术和新产业,如空间技术,新能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无一不依赖于新型材料。现在把材料,能源和信息称为科学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制了一台微机控制的全自动离子热处理设备,介绍了辉光室、淬火室、工件传动机构的基本结构和真空系统、供气系统、供油系统等辅助设备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内氧化     
一、内氧化的经典模型合金内生成氧化物有两种类型:内氧化和晶间氧化。内氧化是描述一种在反应前沿生成氧化物的过程,前沿均匀地向合金内部推进,而且不受晶界或其它显微组织的明显影响。晶界氧化是沿  相似文献   
6.
7.
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弧(MEVVA)离子源将Si和Er离子双注入到不同厚度热氧化SiO_2/Si薄膜,获得高浓度Er掺杂硅基发光薄膜。RBS分析表明,稀土元素Er离子掺杂到热氧化SiO_2/Si薄膜中的Er原子浓度百分比达到~10at.%,即Er原子体浓度为~10~(21)/cm~3。这是高能离子注入所不能达到的,它为稀土Er离子高掺杂硅基发光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途径。XPS研究发现,热氧化SiO_2膜厚,溅射保留量多;Er以固溶态存在。在77K下,我们获得了近红外区1540 nm处较强的光致发光。氧离子对Er掺杂热氧化SiO_2/Si薄膜近红外光致发光起了很大作用,发光强度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8.
氢化法制钛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氢化法制备钛粉的工艺中,吸氢温度、脱氢温度及相应时间对钛粉质量的影响,以海绵钛为原料,经清洗后,350-600℃,氢气氛中吸氢,再破碎成细粉,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吸氢后的钛粉形成TiH2化合物,然后在真空中800℃左右脱氢,可以制得纯度很高的优质钛粉。这种方法工艺可靠。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9.
用Y_2O_3,CuO,BaCO_3粉末烧结制得了超导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分折,确认在超导相晶体内存在有规则排列的氧空位。  相似文献   
10.
谢紫杰  朱景环 《热处理》1998,51(3):21-23
工业纯钛经离子渗氮后,表面可生成金黄色的、组织致密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优异的氮化钛渗层。本文介绍了渗氮工艺,渗层性能分析,以及试制的电池粉芯模等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