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溶质原子浓度、Si晶体第二相、残余形变、外加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及其交互作用,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试验材料采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为18%。实验结果表明:随溶质原子浓度的升高,A1-Cu二元合金中GP,θ″和θ′相的析出都得到了相应加快;Si含量超过一定值后,随Si含量增加,A1-Cu-Si合金中GP区形成受到抑制,而θ″和θ′相的析出得到加快;形变对GP区的抑制和对θ″,θ′和θ相的加速析出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纤维本身除对GP区抑制和对θ″,θ′相的析出加速外,还会与溶质原子、合金元素或第二相以及残余形变交互作用,使GP区被抑制,而θ″,θ′甚至θ相被加速析出等现象进一步加强。用位错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析出反应延缓与加速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铝合金活塞传统的生产方法一般采用双冒口金属型铸造,除浇注系统具有肥大的主冒口之外,对侧还设有肥大的付冒口,称双冒口活塞。冒口相对于活塞所占的比例较大,例如我厂原135G双冒口活塞毛坯与浇冒口的重量比为1:1.4,左右,铝液利用率仅40%,合金材料浪费很大,同时由于补缩冒口较大,蓄热较多,造成整个活塞凝固时间较长一次结晶有比较粗大的倾向。另外由于我厂熔炉生产能力的限制,单只活塞消耗的铝液相对较多,生产过程断断续续,模具工作温度变化较大,影响了活塞的铸造质量。针对双冒口活塞上述的问题,我们分析了铝活塞铸造生产的热传递过程和凝固结晶机理,七五年便进行  相似文献   
3.
4.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Mullite/Al—Cu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用硬度测试(HB)、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温度和溶质原子浓度对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和基体合金具有相似的时效硬化曲线及相同的时效析出序列,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峰值硬度降低、析出过程加快;溶质浓度升高,峰值硬度升高、析出过程同样得到加快;纤维除了能明显提高Al—Cu合金的时效硬度外,还能加速其时效析出过程,但对GP区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θ相的析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徐春伟  张贺  修世超  洪远  孙聪 《表面技术》2023,52(12):65-73
目的 探究渗碳辅助磨削表面材料动态强化去除机制。方法 以20CrMnTi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渗碳辅助磨削的探索性试验,分析磨削微渗碳的可行性。其次,基于磨粒与工件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动态表面创成模型,分析增碳表面的渗碳效果。最后,结合磨削渗碳强化试验验证增碳表面性形协同提升效果。结果 磨削接触区的微渗碳效应增大了表面的碳含量,使得表面在冷却阶段更易析出强化相。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最大提升了60%)。微渗碳效应使得表面材料硬化,同时抑制了脊状突起的形成,使切屑更易形成,从而提高表面精度(粗糙度Ra降低了0.3μm)。结论 针对低碳钢表面的高性能制备,提出了一种新的渗碳辅助磨削强化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表面材料的微渗碳。在强参数磨削热作用下表面材料会发生奥氏体–马氏体转变,显著提高了硬度。同时,微渗碳作用可削弱表面材料的塑性及犁削作用,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活性,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Mo12修饰Pt/C电极,并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比较研究了PMo12修饰Pt/C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甲醇在PMo12修饰Pt/C电极上的氧化速度能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b轴Nd:YAlO_3和Nd Cr:YAlO_3激光晶体的生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Nd(或Nd Cr):YAlO_3单晶的引上法生长。由于该晶体结构上的各向异性(各向异性的热膨胀性能)和高温相的不稳定性,在生长过程中晶体易出现炸裂、孪晶和散射颗粒。作者采用了低气液温差的温场分布,较好地解决了炸裂和孪晶的问题。此外,更加注意了原料纯度、晶体制备中原料的保纯及氮气氛净化去氧。因此,晶体中的铱小片及其它散射颗粒显著地减少。采用上述技术,已生长出一批激光性能良好的晶体。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概述YAP晶体发展的历史,YAP晶体作为固体激光器工作物质的优点,YAP晶体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及其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关联主轴系统动静态特征,研究端面磨削表面创成机理.方法 以粉末冶金不锈钢316L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关联主轴系统动静态特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主轴系统动静态特征对砂轮端面各位置位移大小的影响.然后基于端面砂轮表面磨粒的位置和尺寸信息,建立端面砂轮磨粒三维空间轨迹方程,推导相邻磨粒运动关系式,采用轮廓搜索法确定端面磨削表面的动静态创成过程.最后,结合端面磨削加工实验,分析端面磨削系统动态、静态特征对加工表面粗糙度与轮廓度的影响规律,阐释加工表面材料去除不均匀的本质,并提出创成表面质量的参数化修正方法.结果 靠近砂轮边缘的磨粒静态退让量大于靠近砂轮中心部分的磨粒静态退让量,但不同位置的磨粒动态振动量差异不大.静态退让量随切深的增加而增大,动态振动量随砂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砂轮表面磨粒的静态退让性是造成加工表面轮廓度误差的重要因素,同时主轴系统动态振动特征会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分析可得,砂轮转速在400 r/min左右,与之匹配无理数转速比的工件转速和较小的法向切深,可提高端面磨削表面质量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