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8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Teodorou和Wei所建立的模拟规则网络中简单异构化反应A-B的Monte Carlo方法作了某些改进后,考察了随机孔道堵塞和均匀孔道堵塞对反应表观速率和有效因子的影响,以及网络大小,网络占有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此文以硅化合物在汽水系统中的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龙口电厂200MW机组运行洗硅的实践,详细介绍了碱处理洗硅工艺在基建机组上的应用,分析并指出了此工艺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个较简单的、能比较有效地研究规则网络中分子扩散的随机游动试验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考察了规划网络中随机孔道堵塞和均匀孔道堵塞对分子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铜合金制品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如:裂纹和开裂、气泡和起皮、过热和过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可确保产品质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湿浸法制备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其模拟程度可适用于任意多个活性组分的浸渍。发现单组分浸渍时,通过控制浸渍时间可获得活性组分由薄到厚的蛋壳型分布和均匀分布,但通过预浸渍吸附至一定分布后,再在空白溶液中浸渍洗脱,控制洗脱条件也可获得蛋黄、蛋白型的分布;加入竞争吸附剂,进行双组分及多组分浸渍,通过控制浸渍溶液性质及浸渍时间可获得各种类型的活性组分分布,诸如蛋壳型、蛋白型、蛋黄型和均匀型。通过对制备过程参数(如竞争吸附剂的选择、各组分有效扩散系数、初始浓度、吸脱附速率常数等)与活性组分分布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可实现对任一分布形式的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参数的优化。这对实际制备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制油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背景介绍 1.1 资源 在中国可利用资源中,煤资源占92.6%,原油占5.35%,天然气仅占2.05%,原油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差距在未来20年内会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煤制油(CTL)技术在未来是填补石油资源缺口最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详细考察了合成气还原空速对微球状工业铁基催化剂还原和反应后的物相以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空速能够影响铁基催化剂还原反应进程,催化剂在较高的空速下易被还原,还原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 在较低空速下还原时,还原形成的高的CO2分压对铁物相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使得还原态催化剂中的Fe3+(spm)含量增大. 还原空速对F-T合成烃产物分布影响不明显,但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运行稳定性影响较大,较低和较高空速还原后的催化剂失活速率均较高,适宜的还原空速为1.0~2.0 L•(g cat)-1•h-1.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铜合金制品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如:裂纹和开裂、气泡和起皮、过热和过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可确保产品质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量子化学法研究了模型化合物正己烷裂解过程,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依据自由基理论,建立由216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正己烷裂解反应自由基模型,用CBS-QB3法计算链引发和终止反应动力学参数,用MPW1B95/6-311+G(2d,2p)法计算链增长反应动力学参数。根据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忽略相对不重要的反应,将模型简化为160个基元反应。模拟计算表明,在相同的裂解条件下,简化模型模拟结果与完整模型模拟结果一致,各组分相差不大于0.1%wt;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主要产物收率预测较好,与实验值相差小于0.7%wt,可正确地预测正己烷裂解产物的组成和各组分含量沿反应管长度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烃裂解过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萃取精馏中的萃取剂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萃取剂分子设计方法,其特点是分别考察萃取剂基团在待分离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和分离选择性,结合Gani的官能团预选经验规则,对基团做一个较全面的筛选.以乙酸-水体系的萃取剂选择为实例证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分子设计过程中的组合爆炸问题和基团选择的纯经验性的局限,提高了萃取剂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试验和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