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陕西龙钢连铸拉坯过程中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得到Q235钢铸坯中间裂纹级别与钢水中C、Si、Mn、S、P的含量、连铸主要工艺参数如钢水温度、拉坯速度、比水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C和Mn的含量以及拉坯速度是影响Q235钢铸坯中间裂纹级别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对其影响较小;控制好C含量,适当减少Mn含量,适当降低并稳定拉速,有利于改善铸坯中间裂纹.  相似文献   
2.
从改善钢水洁净度出发,综合叙述了当前国内外中间包冶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主要包括防止钢水的再污染、冶金夹杂物的去除以及相关的中间包冶金技术。  相似文献   
3.
电脉冲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技术是晶粒细化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在方坯连铸机中间包内尝试用电脉冲处理HRB335螺纹钢,以考察其对铸坯宏观组织、微观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电脉冲处理后的铸坯宏观组织得到改善,粗大柱状晶明显减少,等轴晶增加,晶粒细化;魏氏体组织减少,珠光体含量显著增加,铁索体大大减少;经电脉冲处理后,对铸坯中S元素的偏析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对电脉冲试验用电极材料及电极安装方式进行了开发研究,设计出了一种能长期、高效地应用于中间包的脉冲试验用电极,并在生产实践中对中间包进行工业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极可以顺利进行脉冲电流施加,可达到电极寿命和中间包寿命的同步;并能极大地优化施加电脉冲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5.
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系统在提高吹炼终点碳、温命中率,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采集转炉炼钢过程产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输入入炉的铁水成分、温度及其他参考量,模型输出相应的冶炼制度.通过对输出的数值与现场的实际操作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系统在预测石灰用量、冷却剂用量、供氧时间及枪位控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将偏最小二乘法与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PLS-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来提取主成分R及得分T,根据交叉有效性检验和留N法来确定PLS的成分个数, PLS-BP网络的输入数目和网络隐含层的节点数目,最终确定网络的结构为6-11-1。应用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避免几个因素之间的多重相关性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克服了偏最小二乘和单纯BP网络的缺点。在钢筋屈服强度的预测中表明,应用PLS-BP模型预测的误差均小于1.03%,比应用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误差6.19%要小得多,并且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