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针对开发的点蚀破坏电极的修复技术——交变电场(AEF)结合后处理技术,应用循环伏安、动电位极化、能谱以及光谱表征技术分别研究了AEF的反应实质与后处理的作用,并结合形貌与光谱表征技术剖析了蚀孔处的修复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技术的修复机理.  相似文献   
2.
有关资料报道,到2000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2250万,其中通过Modem拨号上网的用户占到70%以上。据统计,如果有 6% 的PSTN用户接入 Internet 将会造成平均约 30% 的阻塞,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这种PSTN网络拥堵现象会更为严重。拨号上网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一旦上网的  相似文献   
3.
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交变电场对不锈钢自腐蚀电位、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概述了交变电场下钝化膜的生长机制。不锈钢载波钝化与彩色钝化的结果表明,控制在适当的参数条件下的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综合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显示了该领域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异种材料焊缝的耐腐蚀性能,对316L与304不锈钢进行了激光焊接。通过组织观察和XRD技术检测了母材及焊缝微区的组织结构,采用动电位极化的方法测试了316L和304奥氏体不锈钢及其激光对接焊缝的耐腐蚀性能,并分析了焊缝耐腐蚀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室温3.5%NaCl溶液中,焊缝及母材的腐蚀均以点腐蚀为主,且点蚀基本在晶界处萌生,焊缝的耐腐蚀性相对母材有了明显的提高;激光焊缝组织的晶粒尺寸较母材明显细化,相成分以奥氏体为主,有明显的择优生长取向,且奥氏体含量相对母材有所增加,这种相结构特征的变化是焊缝耐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描述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过程中单个弧光放电通道内部及周围温度场分布,构建圆柱形放电通道模型.采用高速摄像机和概率统计方法,测定铝合金PEO膜层生长典型阶段弧光放电的弧斑密度及通道尺寸等特征参数:通过计算单个弧光的延迟寿命(140 μs)以及能量,获得模型参数.采用Ansys软件模拟单个弧光放电通道内部及周围温度场分布,计算得出弧光通道中心温度超过2×104K,从传热学角度解释了PEO陶瓷层中γ-Al2O3和α-Al2O3的生成过程以及陶瓷层微结构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交变电场对点蚀破坏18-8SS电极的修复效果,讨论了各参数的敏感取值范围,并通过正交试验寻找了18-8SS在1.0mol/L H2SO4溶液中的最佳修复电场条件,即EH=1000mV,EL=-200mV,R=1,F=10Hz。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技术的应用条件,即适用于在修复介质中出现明显钝化区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交变电场对镍铬合金点蚀破坏的再钝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电化学手段研究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交变电场对镍铬合金点蚀破坏的再钝化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电场的各参数(高电位幅值EH、低电位幅值EL、频率F、占空比R)对修复膜的性能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各参数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EH为800—1000mV,EL为—200—0mV,F为5—20Hz;适当参数条件下的交变电场对点蚀破坏后的镍铬合金电极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的修复条件,EH=800mv,EL=—200mV,R=1/2,F=10Hz.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