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盐雾实验研究了铜离子对钢铁磷化膜表面形貌、生成机制、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铜离子时,磷化膜由片状的ZPO(Zn3(PO4)2.4H2O)组成;加入铜离子后,磷化膜由花瓣状的ZPO和团簇状的CuO组成。未加入铜离子时,磷化膜中ZPO的生成机制为由花瓣状至片状;加入铜离子后,磷化膜中ZPO的生成机制为由片状至花瓣状。铜离子对磷化膜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浓度6~8 g/L。在临界浓度下,随着磷化液中Cu2+的增多,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逐步提高;当磷化液中Cu2+的浓度超过临界浓度后,Cu2+会阻碍ZPO的形成,并且耐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钻头选型过程中,仅按可钻性对地层进行分层的传统方法易导致钻头与地层适应性差,影响钻头破岩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以岩石力学实验为基础,建立岩石抗钻特性参数预测模型;其次将Fisher算法、投影寻踪理论及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维抗钻特性参数地层分层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先利用投影寻踪原理和遗传算法将多维抗钻特性参数数据投影到一维直线上,得到一条表征综合抗钻特性的剖面曲线,再用Fisher算法对得到的综合抗钻特性剖面曲线进行有序聚类,从而实现地层的合理划分。通过在窿18井下沟组地层分层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分层效果良好,基本符合地质实际,能够为钻头选型中的地层分层提供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