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储运工程是典型的石油、化工和机械工程领域的特色交叉学科,以“流体”和“传热”为两翼,以“油气管道和储罐”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的知识结构布局,注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存在较大的创新潜能。而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创新的世界级方法,为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创新有章可循提供了理论基础。TRIZ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声发射检测过程实施、检测仪器设置和信号处理3个方面来分析声发射检测去噪技术,旨在提高罐底声发射在线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实际检测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常压储罐、压力管道、CNG球罐、LPG卧罐、LNG低温储罐和相关附属设备的声发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评价,并介绍了声发射技术在油气储运系统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对于保证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注采时间的增长,井区会出现油井压力下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以及油井效率低等问题,油井加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加密后会地面集输系统发生变化,需采用优化算法对加密集输系统进行优化,对于油田老区加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有关高温高压环境下CO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评述了抑制CO2腐蚀常用的咪唑啉类、有机胺类、季铵盐类等缓蚀剂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常压储罐底板声发射在线检测是一种不用开罐而评估罐底腐蚀状况的无损检测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储罐腐蚀状况进行分级。通过分析声发射信号的幅度分布和开罐检测后腐蚀减薄量分布规律,结果发现,两者都具有相似的幂函数形式,表明底板腐蚀具有分形特征,找出两者的相关性,实现了通过声发射活度定量描述底板的腐蚀速率大小,进而可预测底板的腐蚀剩余寿命。  相似文献   
7.
油田油井加密可以解决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会导致地面注水系统的改变。油田注水管网属于枝状管网,其计算复杂,在实际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人工经验连接,因此,得到的方案无法达到最优。针对油田老区注水井加密后的状况,建立适合计算机求解的老区加密井注水管网优化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编制算法制成软件求解最优化解,得到加密后注水管网最优化的运行方案。对老区已有的注水管网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注水井加密后注水管网的优化采用分级优化,主要包括管网的布局优化和参数优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优化算法得到的结果优于人工优化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聚氨酯改性多孔滤料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CT与FT-IR对滤料的内部结构与表面官能团进行了研究,得到滤料内部的孔径与喉径的大小以及滤料表面官能团的分布特征.基于滤料实测数据建立多孔滤料实验平台,对多孔介质中油水多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以获得悬浮颗粒和油滴在滤层中的分布规律和滤料特性影响因素.经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CO2/H2S共存腐蚀与缓蚀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2/H2S是油气田采集、运输、处理过程中主要的腐蚀介质,由其引起的管道设备的腐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腐蚀和防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分别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有关CO2和H2S共存腐蚀及缓蚀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CO2/H2S共存腐蚀研究主要依靠试验手段,但目前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离散性,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分压比是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CO2/H2S腐蚀规律的切入点,但关于两者主导腐蚀的分压比界限划分现有研究存有争议。缓蚀技术研究讨论了缓蚀剂作用机理,评述了抑制CO2/H2S共存腐蚀常用的酰胺类、咪唑啉衍生物类、季铵盐类和Schiff碱类缓性剂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条件下,腐蚀介质中含油对集输管道CO2腐蚀行为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是否考虑油品的润湿性和腐蚀产物膜,已成为各个不同CO2腐蚀预测模型的最大的差别.介绍了已有的CO2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及其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及神经网络模型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考虑含油影响的CO2腐蚀速率预测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