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焊接热输入对Q890高强钢热影响区裂纹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不同热输入对Q890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微观组织和韧性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的微观组织表现出从马氏体组织向马氏体、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再向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的转变. 当热输入为19.7 kJ/cm时,冲击吸收功最高为83 J,主要原因是由于先相贝氏体分割后相马氏体,大角度晶界密度最大,改善了冲击韧性. 当热输入较高时,粗晶区脆化的原因是由于M-A组元呈链状分布,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成为裂纹起裂和扩展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控冷工艺对5.5 mm直径帘线钢盘条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吐丝温度从860℃提高至900℃,且斯太尔摩线高温段冷速降低,可使热轧盘条横截面珠光体片层间距由161 nm减少至151 nm,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略有提高;同时氧化铁皮厚度由3μm提高至9.1μm,Fe_(1-y)O/Fe_3O_4的比值由1.89增加至3.18,除鳞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沈奎  江卓俊  于学森  张宇 《特殊钢》2019,40(4):62-65
研究了四种成分银钒微合金化(Nb 0~0.072%,V 0.09%~0.12%)高碳钢(0.70%~0.73%C)在900~1200℃的加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并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连续冷却相转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仪等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金相组织、硬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b和V含量增加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降低高温晶粒长大倾向,并且CCT曲线转变区向右下方移动,贝氏体和马氏体形成和结束点向低冷速方向扩大.结束点由8℃/s降低至3℃/s,样品硬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