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场激活加压燃烧合成WC-Ni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钨、碳和镍为原料,在电场激活下,材料的燃烧合成和致密化同时进行,短时间内完成了碳化钨镍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了场激活 加压燃烧合成中的工艺参数,如脉冲电流、能量控制模式、升温速率、最高温度和压力对反应的影响。测量了在反应合成和致密化前后的样品 收缩率。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490N载荷下Vickers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99.2%,13.965GPa和5.9MP·m1/2。  相似文献   
2.
高压氮气下,自蔓延燃烧合成(SHS)氧化铝实验中,研究了稀释剂含量、添加剂含量、氮气压力、反应物的相对密度、反应物厚度对燃烧波最高温度、燃烧波蔓延速率的影响,并制备了含氮量较高的(33.4wt%)的氮化铝。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在空间制备材料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燃烧合成AiN的反应机理,合成反应是由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组成的,结合燃烧波曲线,反应分为4个区,即预热区、反应区、后燃烧区、冷却区,不同的区域中出现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硼酸钠、镁和碳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碳化硼粉体,并研究了初始条件对燃烧产物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中过量的镁粉和合适的坯体相对密度下获得的燃烧产物杂质含量较少;通过酸洗和水洗得到了不含杂质的碳化硼粉体.燃烧合成碳化硼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硼酸钠首先分解为氧化硼,然后发生镁还原氧化硼及其碳化反应,最终生成碳化硼.  相似文献   
6.
铝粉在高压氮气中自蔓延燃烧合成氮化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铝粉在高压氮气中的自蔓延燃烧合成(SHS)方法,制备了氮含量较高(33.5wt%)的AIN,研究了稀释剂含量、添加剂含量、氮气压力、反应物的相对密度、反应物厚度对燃烧产物氮含量的影响,并对后燃烧现象进行了分析,产物中发现氮化铝晶须和棒晶.  相似文献   
7.
场激活燃烧合成碳化钨和碳化钨钴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国健  庄汉锐  李文兰  SHON In-Jin 《硅酸盐学报》2003,31(12):1155-1160,1165
在场激活下燃烧合成碳化钨和碳化钨-钴复合材料,采用燃烧过程中切断电场的方法,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相组成的燃烧产物,通过对样品从反应物端到产物端形貌和相组成的分析,研究了场激活下钨碳燃烧反应机制,WC的形成是通过钨碳之间的固-固反应进行的,首先生成W2C,然后再形成WC,W2C是反应的中间相。金属钴产生液相,促进了W2C的形成和W2C向WC的转化并与W和W2C作用形成WxCyCoz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固相法和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1at%Nd:YAG透明陶瓷,并以此为激光工作物质,设计制作了LD端面抽运小型激光器。当LD抽运功率为2W时,获得最高功率为1mW的532nm连续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燃烧合成AiN的反应机理,合成反应是由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组成的,结合燃烧波曲线,反应分为4个区,即预热区、反应区、后燃烧区、冷却区,不同的区域中出现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反应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Si 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Si 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观察Si 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Al合金熔体在无压下能渗入三维网状Si C多孔陶瓷孔隙,形成组织均匀具有网络贯穿结构的Si 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浸渗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很大,当浸渗温度为900、1000、1100和1200℃时,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67.4、160、154和152 W/(m·K),与浸渗温度900℃相比,浸渗温度1200℃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导热系数下降了9%。因此,在保证浸渗完全的情况下,随着浸渗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越来越差,这主要是由于高温下熔融Al液与Si C陶瓷之间发生界面反应所致;适当地降低熔渗温度可以减缓界面反应的程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2气氛,900℃保温3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