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阻相对La2/3Ca1/3MnO3低场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La2/3Ca1/3MnO3系统晶界上掺杂(YSZ)对其输运性能和磁电阻效应(MR)的影响。样品是由溶胶.凝胶法制成的。通过对样品的电输运特性的测量表明,在掺杂量(x)低于2%时,掺杂引起电阻的增大并降低了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当掺杂量高于2%时电阻逐渐减小,且转变温度增加。而低场磁电阻效应随掺杂量增加,在x=1%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水声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声信道的传播特性,介绍了一种水声信道的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最后给出了实现仿真的方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阴极材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循  唐超群  夏正才 《电源技术》2002,26(3):128-130
研制了两种不同阴极材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t|YSZ|Ag和LSM |YSZ|Ag ,并测试了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运行温度的变化关系。由实验可知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增大 ,它们的变化趋势不仅受温度的影响 ,还与阴极材料的结构、导电性能和反应机制有关。Pt|YSZ|Ag中电池Pt阴极具有电子导电性 ,电化学反应有效区域局限在三相界面 ,但Pt催化活性高 ,Pt|YSZ|Ag具有较好的中温输出性能。LSM |YSZ|Ag电池中LSM阴极具有电子 离子混合导电性 ,其电化学反应有效区域由三相界面扩展到两相界面 ,但在温度较低时LSM催化活性较低 ,在较高温度下才有高催化活性 ,因而LSM |YSZ|Ag在高温下输出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脉冲强磁场测量系统,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是一些可编程仪器,用来测量实验数据,通过相应的软件(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仪器控制等功能,取代了危险测试环境下的现场操作.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动测量出磁体参数及样品信号,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轻松存储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在脉冲磁场下电输运测量无法使用传统锁相放大器进行弱信号测量的问题,根据锁相原理,设计实现了1套数字锁相系统,并使用LabVIEW软件编写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对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前后波形因为延时而发生的相移的仿真,设计中在还原数据时截去掉与所用低截止频率相关的点数后,可以消除滤波器延时带来的数据误差,使得测量数据很好地还原了原始信号。通过脉冲强磁场下实际样品的电输运测量,证实了所设计的数字锁相系统可以满足脉冲强磁场强干扰环境下弱信号的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预氧化PAN纤维(POF)的取向结构是决定最终炭纤维性能的重要因素,利用PPMS产生强度为8,12,16T的稳态强磁场,将处于240,260,280,300℃等不同预氧化阶段PAN纤维分别进行10,30,50min处理。研究发现,POF中存在氰基和碳氮杂环两种磁性单元,PAN纤维的取向由于磁性单元的运动而发生改变。POF的总体取向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晶体取向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同时,磁场作用还能促进纤维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提高纤维的结晶尺寸和结晶度。  相似文献   
7.
研制并测试一套紧凑型脉冲强磁场发生系统,包括一套1mF/8kV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电源、两台脉冲磁体和一套监控系统。系统分别在27mm和45mm的大孔径内产生最高为20T和10T的脉冲磁场。  相似文献   
8.
对光触发晶闸管应用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特种光纤进行了性能分析,对该光纤的芯层与包层的掺杂和包层/芯层直径比等关键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光触发晶闸管寻找到性价比较优的特种光纤提供了参考。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光触发晶闸管触发应用中,光纤设计类型为芯层直径200μm,包层直径250μm;采用阶跃折射率分布设计;芯层掺杂为锗氟共掺,芯层掺杂量为锗元素16mol%、氟元素5mol%;包层掺杂为氟元素,包层掺杂量为1mol%的光纤触发性能较优,适合光触发晶闸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Sr掺杂量对La1—xSrxMnO3—δ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正才  周东祥 《功能材料》2000,31(2):155-156
本文从La1-xSrxMnO3-δ材料的缺陷结构出发,探讨了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离子(氧离子)导电的形成机制。分析了Sr掺杂量牟氧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当Sr掺杂量X=0.5时,La1-xSrMnO3-δ材料的离子导电率达到最大,因为在这一掺杂浓度时,材料中形成了最佳的氧空(氧离子)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La1-xSrxMnO3-σ,材料的缺陷结构出发,探讨了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离子(氧离子)导电的形成机制.分析了Sr掺杂量对氧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当Sr掺杂量x=O.5时,由La1-xSrxMnO3-σ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因为在这一掺杂浓度时,材料中形成了最佳的氧空(氧离子)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