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5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潘叶金 《中国钼业》2003,27(3):51-51
以纯度为 99.98%的Nb、1 0N的Si、99.99%的Mo、99.9%的Hf及 99.5 %的NbC粉为原料 ,电弧熔铸制备Nb -1 8Si-5Mo -5Hf-2C % (摩尔分数 )复合材料 ,将其于真空中 2 0 70K热处理 2 0h。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具有特好的极限抗拉强度— 1470K时为 480Gpa;脆 -塑转变温度为 1 470~1 5  相似文献   
2.
着重研究炉料中CaO的量 ,CO的流速、还原温度 ( 1 1 2 3~ 1 2 93K)及还原时间对MoS2 (S) 4CaO(S) 6CO(g)→Mo2 C(S) 4CaS(S) 5CO2 (g)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三个固 -气反应途径生成Mo2 C :首先MoS2 (S) CO( g)反应生成金属钼 ;接着金属钼被CO( g)碳化 ;最后通过CaO清  相似文献   
3.
对制取超微钨粉的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采用CVD技术,以扩大规模研究了超微钨粉的制取工艺。热力学分析表明,在1000-1500K的温度范围内,实际上进行的是五氯化钨和四氯化钨的氢还原。W-Cl-H体系的高温平衡气相主要是由WCl_4组成,温度对高温平衡气相组成的影响很小,实际上不大的氢气过量即能完成还原过程。研究了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对超微钨粉质量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E—pH图及其在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钨矿山出矿品位下降矿物组成越来越复杂,为了原料的综合利用并着眼于节能和环保,湿法冶金工艺及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应用电位E-pH图作为预测和分析湿法冶金过程,就是一个实例。本文就E-pH图应用于钨湿法冶金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掺La2O3钼丝的显微组织与强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粉末冶金及金属压力加工方法制备了掺La2O3钼丝和纯钼丝,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拉伸机,扫描电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上述2种坯料及其不同温度退火后的丝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掺La2O3改善了坯料的组织性能;掺La2O3钼丝中的第二相主要是La2O3粒子,它能显著改善钼丝的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Fe-Cr-Ni合金或类似合金的Neel温度 ,通常为 2 0~ 40K ,从未超过 60K ,往上述合金中加入 2 .5 2t% (质量分数 )Mo以后 (Fe -Cr -Ni-Mo合金 ) ,则Neel温度大为提高 ,例如该合金在80 0℃或更高温度进行热时效处理后 ,其Neel温度接近 80~ 1 0 0K。热时效对Fe-Cr-Ni-Mo合金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弥散分析以及通过测定机械性质等对掺杂钼板的韧性作了研究,并与纯钼板对比.结果表明,掺有少量硅、铝、钾的经交叉轧制的钼板在高温退火以后大大地韧化了.出乎预料的是,掺杂钼板中主要的第二相并非是钾泡,而是含硅的粒子,这些粒子改善了掺杂钼板的韧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外以钨精矿生产APT的冶炼回收率一般为95—96%,有的高达97%;而国内一般仅为88—90%。可见,缩短差距,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钨业战线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有效的“双增双节”措施之一。文中揭示了回收率与APT产量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钨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划,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推广新工艺新设备等改革措施,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钨冶炼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10.
潘叶金 《中国钼业》1994,18(4):26-28
超细粉末是正在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材料。本研究采用钼酸铜氢还原方法,获得了Mo-Cu复会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