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 0 1年 8月 7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家座谈 ,就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 ,其中包括“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 2 0 0 2年 4月 2 8日江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 ,又一次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 ,其中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这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为此 ,编辑部组织厦门大学高教所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现将部分观点集中起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座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高等教育数量猛增的世纪,21世纪是高等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的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运用对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围绕提高质量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通过优化师资、增加经费、更新仪器设备、改善校园校舍等途径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4.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创了许多先河,其敏捷的思维和视角加之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潘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在于他关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论述,不仅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揭示了教育是促进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中国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和预测能力。2006年初,潘懋元先生造访上海电机学院,欣然同意出任上海电机学院顾问及本刊顾问,并在学院进行了专题报告。本文即是根据潘先生的报告整理而成,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历史的必然农业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的地位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 ,因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主要靠个体经济而不需要高深知识 ,士大夫既不懂得也看不起生产知识 ;工业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经济社会 ,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 ,知识在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高等教育始终停留在经济社会的边缘 ,因为知识 (主要是科技和管理知识 )只是作为“间接的生产力”或“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的生产要素。虽然 2 0世纪以来 ,许多教育家和大学教授 ,主张大学应走进社会中心 ,甚至宣称己经成为社会中心 ,但只是一…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等新情况,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高校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学过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带来的问题,电子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引起的一连串问题。应该正确看待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9.
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枣庄学院徐愫芬讲师。将他们“历时五年。七易其稿”的《大学校训论析》(近期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样稿寄给我并嘱作序。据我所知,韩延明在1998年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对搜寻和研究大学校训兴趣盎然。在他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念论纲》一书的“附录二”中,曾汇集辑录了中外200余所大学的校训。嗣后.他广搜细核、笔耕不辍,经过多年的披肝沥胆,终而玉成《大学校训论析》一书。这是一部研究大学校训的力作:搜集大学校训数以千计,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内到国外,内容丰富,框架恢宏;论述校训功能,剖析校训问题,品评校训优庸,诠释校训渊源,索隐钩沉,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维统一体。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在这三者的矛盾运动中发生与发展,教育也不例外。可是,近四十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科学的研究,往往只从经济、政治的角度着眼,探讨经济尤其是政治对教育的作用,对于文化的作用却被忽视了。实际上,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文化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