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迄今,国内对LY12板材的固溶处理仍采用较高温度固溶、短时保温的工艺,故过烧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外,对其相似合金2024的板材,有选取较低温度固溶、延长保温时间的工艺,两种具体制度见表1。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LY12板材采用降温固溶、长时保温处理并时效后所达到的性能水平,以便为修改LY12板材现行固溶处理工艺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光学及电子金相法和机械性能测试法研究了微量(0.1wt%)Mg 对Ni-2.5wt%Be 合金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2.5wt%Be 合金中添加0.1 wt%Mg 能显著抑制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晶粒长大倾向及晶界不连续析出,提高时效强化效果。其最佳热处理制度为1090°±10℃/5~10分,水冷+500%/1~2小时,空冷。经此制度处理后,Ni-2.5%Be-0.1%Mg 合金的强度比不含Mg 的Ni-2.5%Be 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高137 MPa(σ_b=1726 MPa,σ_(0.2)=1393 MPa,HV=6276 MPa(640kgf/mm~2),δ=4.4%,E=203902 MPa).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光学金相、电子金相、电子衍射、硬度测量及光学膨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Ti-6.5Al-3.5Mo-2Zr-0.25Si(BT9)合金的等温转变过程,建立了它的自1020℃(β相区)固溶而后过冷到不同温度的等温转变图,确定了等温温度、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和机械性能(室温拉伸)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BT9合金等温转变的机理。试验还证明,钛合金的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与过冷β相的冷却速度有关,冷速愈快,M_s点愈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Ti-6 Al-4 V合金的拉伸塑性(ψ)和显微组织对其断裂韧性(K_(lc))及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影响。结果表明,魏氏组织合金的β原始晶粒度D_β与ψ呈反比关系。D_β<440μm,α片厚度b=-2.5~3.5μm时,K_(lc)最高。K_(lc)及da/dN与ψ的关系与组织类型有关,随ψ增大,K_(lc)升高,达到一定数值后,对于魏氏组织,K_(lc)不再变化,对于等轴组织,则K_(lc)下降。魏氏组织及等轴组织的da/dN-ψ关系曲线上均有极小值。与空冷退火相比,淬火时效能显著降低合金的da/dN。进行990℃,1h,W.O.+950℃,20h-A.C.处理,能获得最佳K_(lc)及da/dN。  相似文献   
5.
对Ti-6Al-4V合金铸件,先自β相变点以上温度淬火,随后进行970℃(?)750℃循环热处理,能有效地细化铸件的粗大魏氏组织,提高综合机械性能.研究表明,淬火工序可消除晶界α,还可获得全马氏体组织,从而切断了原粗大魏氏组织的遗传性.在随后进行的循环热处理过程中,马氏体分解,β相在α′条的位错及亚结构边界上析出,使原α′条被分割为许多α小晶体,这些小晶体随后聚集长大成位向混乱、互相交织的α针,并随着热循环而发生碎断和球化,成为细碎的网篮组织.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对Ni-2.5wt%Be 合金的光学及电镜组织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溶温度为1110±10℃,10×20 min,水冷;峰值时效制度为480±5℃,1—3 h。经热处理后,合金的σ_b为1589MPa,σ_(0.2)为1255MPa,δ为4.8%,E 为199564 MPa。最佳分级时效制度为310℃4h+480℃,1 h,按此制度处理,合金的σ_b为1648 MPa,δ为6.7%。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此合金时效各阶段组织与Cu-2 wt%Be 合金时效相应阶段组织相似。  相似文献   
7.
对Ti-6Al-4V合金铸件,先自β相变点以上温度淬火,随后进行970℃(?)750℃循环热处理,能有效地细化铸件的粗大魏氏组织,提高综合机械性能.研究表明,淬火工序可消除晶界α,还可获得全马氏体组织,从而切断了原粗大魏氏组织的遗传性.在随后进行的循环热处理过程中,马氏体分解,β相在α′条的位错及亚结构边界上析出,使原α′条被分割为许多α小晶体,这些小晶体随后聚集长大成位向混乱、互相交织的α针,并随着热循环而发生碎断和球化,成为细碎的网篮组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