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疗效。方法 22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中位年龄42.5岁,均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方案为三氧化二砷10 mg.d-1,静脉滴注,每月给药15 d,总疗程4个月,同时服用沙利度胺200~400 mg.d-1。对照组10例,单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剂量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基本缓解12例(54.5%),部分缓解8例(36.4%),总有效率约为91%;对照组3例基本缓解(30%),2例部分缓解(20%),总有效率50%。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MDS-RA是有效的,且不良反应轻微,总有效率达91%,值得进一步应用总结。  相似文献   
2.
技术灾害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以技术问题为主因所造成的灾害.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技术灾害频发.技术灾害与自然灾害一样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4.
汽车--工业化的产物,现代化的怪物,今日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现代城市无节制扩张的直接制造者,人类生命的吞噬者,生态环境的杀手,石油、钢铁等各类资源浩劫中的最大掠夺者……理查德·瑞吉斯特在2001年所著《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中披露,世界上已有5亿辆汽车,而且每年还以5000万辆的速度增长。人类目前已经无法从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怪圈中解脱。  相似文献   
5.
王海澜 《煤炭技术》2013,(12):106-107
近些年利用3D图形技术在美国MTU(Mfire)程序的基础上研发的矿井通风计算机模拟系统,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其是符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先进软件工具。但同时仍然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这里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程序在矿井火灾通风及其可视化系统中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王海澜 《材料导报》1989,(10):21-22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双重用途的新型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准确地讲,碳纤维是将有机纤维加热从而得到实质性的仅仅是碳元素的纤维状材料。1959年由美国首先开发出了人造纤维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类型自粘防水卷材与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干膜、湿膜的粘结剥离情况,结果表明:短时间内,干膜粘结效果优于湿膜粘结,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与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粘结效果优于高分子自粘卷材;由于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存在的游离成分会渗入自粘防水卷材,影响两者的相容性,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建议采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自粘防水卷材的搭配做法。  相似文献   
8.
依据弹塑性理论,对压力矫直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厚壁钢管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其弹塑性弯曲阶段的塑性变形是否深入到内径,分别给出了2种情况的载荷-挠度数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第一位乘坐日本新干线的中国领导人.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一行乘坐新干线 "光-81号"超特快列车由东京前往京都.当列车以210千米的时速运行在风景秀丽的村镇、田间时,随行的日本记者问邓小平对乘坐新干线列车的感受,他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需要跑."新干线一直是现代日本高度发达的一个象征.自1964年开始运营 40多年来,技术的进步使日本新干线持续取得新成就,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日本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循环型社会在中国称为循环经济,它们的内涵基本一致。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有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和操作性强的措施,并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有序的、规范化的管理。在建设循环型社会中,日本汽车产业的法规建设与实践,对中国循环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