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设计了自动焊机的监测与参数化曲线控制系统,以可视化方式为工艺人员改变焊接过程的控制参数提供了便利,该控制系统的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为工艺人员进行离线工艺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且该系统与焊机的数控系统密切配合,实现了焊接自动生产线的可靠监控.  相似文献   
2.
印铁烘房温度控制系统及算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方法简称PID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可选取其中P、I两项组成PI算法。使用PID算法一般会遇到参数整定问题,必须选取合理的参数值,才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而对控制参数的整定则依赖设计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控制对象的特性了解程度。本文针对某型印铁烘房的特点,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使用一种改进的变参数PI算法,将人的知识、经验、判断、思维能力运用于算法之中,不仅调整P、I参数值,而且调整积分前项值,来实现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焦柳铁路高架桥砼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故障排除、规范作法及部分经验数据 ,是砼桩基施工的技术性总结。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发动机故障自动诊断系统为出发点,指出缺乏知识是技术实现的难点所在。以全局的观点分析了发动机的知识范围,采用粗糙集理论从数据中挖掘规则知识,给出了规则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并采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重要性概念来对CBR理论中实例相似度权重进行分配,避免了主观性。考虑到发动机故障关联性强、故障现象和原因之间少有一一对应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分解的知识组织模型,并集成多种方法来共同完成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品结构树和FMEA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产品结构树为诊断知识的组织框架和利用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信息建立父节点与子节点间的诊断规则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基于产品结构树模型的框架知识组织方法,并探讨了由FMEA信息建立诊断推理规则及推理策略,最后以某列车自动门系统为例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6.
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某型印铁烘房生产线的同步控制问题,采用PLC、变频器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设计了同步控制系统。通过算法设计,实现了烘房与印铁机的同步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度以及平稳性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利用产品设计阶段知识生成产品诊断与维护知识的思想,阐述了利用产品设计知识生成产品的诊断与维护知识的意义。在基于PDM等工具的能涵盖产品诊断与维护等需求全生命周期的新数据模型、由设计知识获取诊断与维护知识的方法、从产品结构树生成产品故障树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最后,以列车自动门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实时监测高旋弹飞行过程中的滚转速率与相位,常规测量方法难以满足量程、精度上的工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地磁传感器的锁相环跟踪环路测量方法.通过SIMULINK建立不同阶次锁相环的滚转测量模型,确定合适的环路滤波器阶次与积分清除时间,完成对滚转速率与相位的实时测量.仿真结果表明,2阶锁相环在对高旋弹滚转测量中,相位跟踪存在一定跟踪误差且跟踪较为缓慢;3阶及4阶锁相环可以对地磁传感器输入信号实现频率与相位的有效跟踪,从而精确解算出高旋弹滚转速率与滚转相位,具有较高的应用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9.
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诊断维护知识管理与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变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诊断维护知识没有有效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对其管理和建模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提出了知识单元的概念,并在其基础上定义了知识情景和知识建模,通过知识模型来描述知识单元在不同知识情景下的各种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诊断维护知识单元模型和基于产品结构树的知识组织模式,进而给出了不同知识情景下的知识重用和知识发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应用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验证了知识管理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胜红  孙宇 《机械传动》2006,30(5):48-50
设计了采用普通V带传动的印铁烘房同步控制系统,介绍了同步控制算法,分析了带弹性滑动率变化原因并给出了在线计算公式,指出了变频器驱动特性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并采取了修正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满足控制精度和平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