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田晨超  高阳  张娟  焦磊  翟翯 《焊管》2019,42(11):31-34
为进一步研究航空主承力疲劳结构件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问题,基于新版标准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方法GB/T 6398—2017,对两类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4-DT及TC21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低速扩展阶段,TC4-DT较TC21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更小,宏观断口形貌粗糙度较大。当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处于24~31 MPa·m1/2的初始稳态扩展阶段时,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基本重合,TC4-DT较TC21具有更长的稳态扩展区,断口形貌较为平滑。随裂纹长度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约为断裂韧度KIC的50%时,进入失稳扩展阶段,断裂面粗糙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田晨超  许飞  焦磊  张娟  张骁勇 《焊管》2014,(6):11-16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加热温度对X80钢级热煨弯管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X80热煨弯管强度升高,塑韧性降低。加热温度为950℃时,组织形态以粒状贝氏体及贝氏体铁素体为主,辅之少量的软相组织,其优良强韧性的获得归因于细小的有效晶粒尺寸及多相分布的混杂组织单元;加热温度高于1 050℃时,横贯奥氏体晶界的粗大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结构的存在可导致韧性的严重恶化;处于两相区加热温度为850℃时,多边形铁素体的存在不利于强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田晨超  许飞  焦磊  张娟 《焊管》2016,39(9):59-61
为实现视频引伸计在应变硬化指数n值测试过程中的应用,以弥补短行程接触式引伸计测量范围的不足,依据GB/T 5028—2008中有关薄板拉伸应变硬化指数的测试方法,采用INSTRON 5985视频引伸计,通过软件Bluehill 3的自动测量及人工测量方式在规定回归区间进行了n5~15值的测定,并采用简化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5~15值均为0.18,满足能力比对试验结果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模拟试验、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对X100热煨弯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880℃的加热温度和10%NaCl溶液冷却工艺参数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少量板条马氏体,因而可使试验钢获得较好的强韧性配合。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强韧性呈下降趋势。10%NaCl溶液冷却工艺下有较好的强韧性,空冷方式下的强韧性达不到相应钢级的技术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显微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及珠光体的出现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回火温度对X80钢级热煨弯管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回火温度区间为550~650℃时,贝氏体铁素体及粒状贝氏体中板条宽化现象的增强及沉淀强化效应的降低不利于其强度的提高。位错亚结构的变化,Nb、V、Ti的碳、氮化物对位错及亚晶钉扎作用的降低及板条间M-A组元的逐渐分解等组织因素有利于其韧性的提高。当回火温度升高到700℃时,组织中板条宽化现象进一步增强,部分组织发生再结晶而出现多边形铁素体,以及位错密度的降低导致了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快速下降。综合考虑X80热煨弯管的强韧性,适宜的回火温度为650℃×1 h。  相似文献   
6.
田晨超  焦磊  张娟  许飞  翟翯 《焊管》2018,41(10):18-21
基于纯钛板材不同取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采用动态接触式引伸计对该板材的应变过程进行了全程采集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了该板材横纵向塑性变形阶段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纯钛板材横纵向力学性能呈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纵向屈服强度较低,而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则略高;板材具有明显的屈服特性,其良好的塑性依赖于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阶段,横向所占比例较纵向更为明显;板材横纵向塑性变形阶段的显著差异,致使应变硬化过程及临界失稳点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