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Q235钢试样在溶液中进行快速微弧渗氮;用高分辨摄像机观察了渗氮过程,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及显微硬度计分别观察和分析了试样表面的金相组织、渗层组织变化及试样表面的硬度变化,探讨了溶液中快速微弧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压200 V对试样微弧渗氮40 min后,试样表面化合物层的硬度能达到400 HV左右,化合物层氮元素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Q235钢在溶液中快速微弧渗碳过程。通过观察渗碳过程、渗碳金相组织,借助SEM观测渗碳层形态,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表面硬度,初步认识了溶液中快速微弧渗碳工艺的条件和过程。结果表明,在电压150 V左右,对试样微弧渗碳15 min后,试样表面化合物层的硬度能达到710 HV左右,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  相似文献   
3.
川中气田水回注大安寨段储层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少气田水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气田合理开发,目前对气田水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异层回注处理,但对不同气藏的气田水进行回注时,要保证回注成功和回注系统正常运行,必须进行配伍性实验。针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嘉二段和长兴组气田水的水质特征,与回注层大安寨段地层水及岩心进行了配伍性实验,从而了解影响回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岩心伤害实验的基础上,推荐了气田地层水回注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纯铝在磷酸盐处理液中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并分析了陶瓷层的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了陶瓷层磨损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合TT260测厚仪、数显千分尺分析了陶瓷层的生长规律.利用盘-盘式磨损试验机测试了陶瓷层磨损性能,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陶瓷层由A1、O、Si、Fe构成,无处理液中的Na、P、N、C、F存在,说明在磷酸盐处理液中纯铝微弧氧化陶瓷层是由基体成分与氧反应烧结形成的氧化物组成.在相同磨损条件下,微弧氧化陶瓷层试样比纯铝试样的耐磨性显著提高,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并带有从裂纹处的片状剥落.  相似文献   
5.
对Q235钢在溶液中的脉冲微弧镀锌进行了研究。在固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对Q235钢试样进行微弧镀锌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粗糙度仪分析测定试样表面金相组织、镀锌层组织变化、镀锌层粗糙度变化,并用剥离法测试表面附着力,探讨溶液中微弧镀锌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压170 V、电流10 A、脉冲频率172 Hz时,对试样微弧镀锌30 s后,试样外观形貌和镀锌层与基体附着力最佳,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处理前,镀锌层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在甲酰胺电解溶液体系中,对Q235钢进行微弧氮碳共渗处理,观察被处理工件的改性层显微组织,借助SEM及XRD分别观测改性层形貌,检测改性层的相组成,最后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改性层的硬度.结果表明,经溶液微弧氮碳共渗处理后的试样改性层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3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和常规酸敏实验等岩矿测试手段,分析了川中某气田须家河组富含伊利石的低渗透砂岩储层的酸化效果,系统对比了酸化流动实验前后伊利石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常规酸敏实验结果表明,盐酸酸敏程度为中等偏强,土酸酸敏程度为强。伊利石经过盐酸酸化后,晶形基本无变化。伊利石经过土酸酸化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溶蚀:半充填孔隙的片状伊利石被溶蚀后倒塌,附着在岩石颗粒上,增大了储层孔隙体积;晶体遭受部分溶蚀,晶形模糊;酸化后产生的微粒物质附着于伊利石表面。土酸酸化破坏了岩心的原生结构。通过毛管流动孔隙结构仪测试酸化前后孔隙结构参数,表明酸化后储层有效喉道大小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