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文章以某四车道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背景,分析了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理念及施工工法,建立了反映大断面隧道CD法和CRD法施工的动态模型。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两种开挖工法下地表沉降、隧道位移收敛值、掌子面挤出位移、衬砌内力等控制指标,得出了一些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施工的重要结论,以期指导同类工程。  相似文献   
2.
实效性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文章结合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直播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突破的进程,阐述了在融合媒体和融合技术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和电信的通讯技术用于电视新闻直播时各自的特点,并提出思考:怎样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为电视新闻直播服务。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巴胺对玻璃纤维织物改性处理和原位生成Ti3C2Tx MXene,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化钛负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碳化钛负载量对电磁屏蔽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地将Ti3C2Tx纳米片附着在玻璃纤维表面,改善了玻璃纤维的导电网络;刻蚀之后Ti3C2Tx的002衍射峰的位置从9.5 °移动到6.1 °,Ti3AlC2的104衍射峰峰消失不见,表明Ti3C2Tx刻蚀成功;由于碳化钛高导电性和表面的大量电子,电磁波和其发生欧姆损耗,从而降低电磁波能量,达到电磁屏蔽效果。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碳化钛负载量为2.55 mg/cm2的电磁屏蔽性能达到55.1 dB,其表面电阻为0.95 ?/sq;平均电磁屏蔽表明样品中吸收损耗占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自制的环氧树脂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镍粉,制得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红外成像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自制的电磁加热器测试了材料的涡流效应和融冰性能。结果表明,涡流效应可使镍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迅速均匀升温,增加镍粉用量和电磁感应输入功率可提升涡轮加热效果。镍粉用量为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总质量80%的样品具有最大除冰速率(2.7×10-2 g/s)。研究表明在绝缘基体中掺杂导磁粒子可产生涡流效应,利用这一特性除冰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评价智能配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从安全可靠、经济效益、低碳环保、互动应用四个方面构建了智能配电网分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以熵权法的权重确定方法为基本脉络,依据智能配电网各属性的内涵及其指标特点,以灰色关联度作为评价方法的智能配电网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智能配电网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综合评价。最后,以某地智能配电网为例,运用智能配电网分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其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建筑业正努力转变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融入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关键环节,施工阶段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尤为重要。笔者就高层建筑领域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节能减排、节水环保和建筑垃圾处理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包括时域法和频域法)是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内容,提高其评估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相比时域法而言,频域法计算简便且高效,但精度较低。该研究利用频域Tovo-Benasciutti谱方法(T-B谱方法),并结合高层建筑风致疲劳分析,提出了基于T-B谱方法关键参数包络值的改进方法。首先,以高层建筑顺风向、横风向以及耦合风振疲劳损伤为研究对象,并以时域雨流法为基准,评价了原有两种T-B谱方法的计算精度;其次,基于该方法关键参数的分析结果,利用数值模拟,确定了该参数的包络值;最后,基于该包络值提出了改进的T-B谱方法,同时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映材料疲劳特性曲线(S-N曲线)的斜率参数m增加,时域雨流法和原有频域T-B谱方法的误差逐渐增大;相比原有T-B谱方法,改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以横风向疲劳损伤(m=3)为例,其平均误差降低程度分别为77.49%和55.38%。  相似文献   
9.
10.
在过去对配电线路分段的研究中,大多没有考虑线路的转供能力,认为只要通过分段开关将故障段分离,非故障段的全部负荷可经联络线恢复供电。而在实际运行中,配电网发生故障需要通过联络线转移负荷时,由于线路自身负载率的限制,联络线的转供率通常达不到100%,将出现停电损失。探讨不同负载率下手拉手自环网线路的最优分段情况,提出并建立了线路计及负载率最优分段的可靠性、经济性评估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负载率下线路的最优分段位置及其变化规律。并基于最优分段位置,通过分段数-年总费用曲线法分析得到该接线模式下最优分段数与供电半径、产电比和负载率的关系,为电网建设中最优分段的选择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