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权 《轧钢》2004,21(5)
简述了在Φ650mm中型轧机上轧制38kg/m重轨孔型系统的选择,及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谢权 《河北冶金》2001,(3):15-18
邯钢发明专利“轧制槽钢的蝶式孔型系统”中平轧弧形切深孔和弯腿蝶式槽形孔型侧壁斜度大、切槽浅、轧件好脱槽、使顶上卫板、缠辊事故大大减少,显著延长了轧槽使用寿命和换辊周期,提高了轧机作业率与机时产量,降低了辊耗与能耗,并可减少断辊事故,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技术应用于轻型槽钢的轧制时,技术上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福泉氟磷灰石、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纯矿物浮选泡沫为研究对象,分析胶磷矿浮选泡沫稳定性,通过泡沫稳定性测试、三相接触角测量和泡沫光学图像观察,研究胶磷矿中四种主要矿物在不同捕收剂浓度、矿物颗粒粒度和质量浓度下的浮选泡沫稳定性,并考察白云石和方解石溶解产生的Ca2+、Mg2+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白云石和方解石分散体系的三相泡沫稳定性均随着十二胺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接触角变化幅度不大。石英颗粒的泡沫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接触角在十二胺浓度1.5×10-4mol·L-1后大于90°,表现出极强的疏水性;四种矿物颗粒体系的三相泡沫稳定性均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颗粒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通过泡沫图像发现,矿物颗粒黏附在泡膜表面,液膜变厚,提高了泡沫稳定性;白云石和方解石溶解产生的Ca2+、Mg2+对泡沫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方八省市第四届轧钢学术年会于1991年8月在河北省承德钢铁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河北省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和承德钢铁厂共同筹备、组织的.来自河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天津、北京七省市的代表共计117人参加了大会(吉林省代表由于防汛未能到会).会议特邀我国轧钢科技界著名专家李连诗教授、王廷溥教授、沈永淦高级工程师出席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5.
陈健民  谢权 《轧钢》1998,(4):52-55
介绍了邯钢中型、小型及复二重线材车间一火成材改造的方案,改造后的工艺及设备状况,改造效果及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问题,对各厂今后的改造方向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
经济型半连续式棒材轧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权 《河北冶金》2001,(5):38-41
简要介绍了为甘厂横列式小型轧机改造为经济型半连续式棒材轧机的工艺技术特点,采用半连续式轧制工艺使该厂小型轧机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经济型半连续式棒材轧机对提高中国小型材“连轧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性能优良、环保且适合编织的湿敏纤维,采用表层静电植入法,在静电场中将石墨烯快速植入熔融状态的聚氨酯纤维表层,经快速辊压贴伏制备出类羊毛鳞片状、湿度敏感的聚氨酯湿敏纤维。通过对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湿敏纤维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电极板接收距离为15 cm,电压为45 kV,温度为50 ℃,植入时间为15 s;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4.1%时,湿敏纤维的电导率为7.0 S/m, 断裂强度为94.9 MPa,断裂伸长率91.5%;该湿敏纤维具有良好的湿度敏感稳定性,在高湿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电阻敏感性,在低湿下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16 s)和恢复时间(26 s);该湿敏纤维在腐蚀性气体环境和柔性智能电子纺织品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9.
对旧式防喷盒的设计缺陷进行分析,并指出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用CAD软件设计制作的改进型防喷盒克服了原设计的不足。经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新设计的防喷盒密封效果较好,有效防止了测试过程中油、气外泄现象,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1 轧钢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1997年钢产量为10775万吨,钢材产量达9987万吨,但在产品品种质量、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经济指标和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挑战,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新一代生产力的形成.在轧钢技术发展上要继续贯彻品种结构调整方针;增加关键品种钢材生产,提高轧钢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钢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