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造工具要用贵重的材料和要有娴熟的加工技术,最后对成品还要进行精确控制的热处理。热处理一般可分成三个范畴——淬火、回火和获得特殊性能的化学热处理,例如氮化(包括碳氮共渗),渗硼以及渗硫等。高质量热处理成功的要点是采用优质工具钢材料;选择能控制表面化学成份特别是对于  相似文献   
2.
浸液刷镀     
浸液刷镀毛善文(株洲硬质合金厂,412000)谭玉华(湘潭大学)目前,表面精饰迅猛发展,而镍磷合金镀覆在表面精饰中占重要地位,其主要方法是化学镀,其次是电镀、刷镀。三种施镀方法在应用中各有优缺点。本文着重探讨镍磷合金刷镀技术的改进,研究浸液刷镀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预备热处理对铝合金LY12超塑性变形的影响.得出CZ供应状态的铝合金LY12不需采用通常的超塑性预备热处理工艺,在最佳超塑性成形温度430℃保温4 h,以最佳应变速率ε=1.67×10-4S-1变形,可获得超塑性延伸率452%.  相似文献   
4.
各种显微组织拉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尽地研究了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变态珠光体、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拉拔性能。试验结果得出:索氏体和上贝氏体的拉拔性能最高,其次是屈氏体,而变态珠光体和下贝氏体的拉拔性能较差,以珠光体十铁素体组织最差。从形变强化能力看,以下贝氏体最强,上贝氏体和变态珠光体居次,再次是屈氏体和索氏体,而以珠光体十铁素体最次。并指出,少量的变态珠光体可提高钢丝强度,而对拉拔性能的降低不明显;上贝氏体在钢丝中出现并不降低剩余塑性,但能较大地提高钢丝的强度,根据所研究的结果,对钢丝生产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挂锤式拉伸试验机上对LY12CZ铝合金超塑性应变速率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试验在恒载荷下以最初应变速率变形的时间只有40~60min。随后,应变速率会自动增大,试样断裂时的应变速率比较初始应变速率约高1倍。  相似文献   
6.
A8004806ZCB推力垫块是海军某装备上使用的双金属铸件,属易损件。该件是在20~#钢坯上浇注铅青铜  相似文献   
7.
8.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建立其精确的故障率模型是提高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前提条件。首先,基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数据,引入岭形隶属度函数将其状态划分阈值模糊化;其次,考虑不同情况下绝缘物质分解时产生气体类型的差异性,分析各气体产气速率之间的关联性,利用改进的熵权法分配各气体状态量的权重;然后,综合考虑变压器的健康状态和役龄,采用数据驱动的广义多项式混沌方法建立了变压器的故障率分布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计算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故障率模型具备较高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机床床身铸件的经验,包括模样的制作、涂料的选用、造型及浇注工艺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了9种钢的马氏体形貌.详细地论述了铁合金中,双色束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单色束状马氏体(中和高碳马氏体)、蝶状马氏体、透镜状马氏体、粗大薄片马氏体、枝干状马氏体等马氏体类型的形成原因.提出形核和生长激活能是决定马氏体各种形态出现的根源,其中界面能在形核激活能中所占的比例对低碳马氏体和枝干状马氏体的生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为共格相变产物的最小单元只可能是两种形态:板状和片状.各类马氏体的形核长大的方式也只有两种:1)小角差形核长大;2)孪晶关系形核长大.马氏体形核和长大的基本原则是增大同惯习面平行的界面,尽量减少其它界面.讨论了决定形核激活能和生长激活能的主要因素,对马氏体片状外形和内孪晶的形成提出了新见解;片状马氏体中具有内孪晶并不意味着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超过了孪生临界分切应力;在马氏体中没有进行不均匀切变,产生孪生塑性形变.最后,认为:“马氏体切变理论”不符合马氏体相变的实际;将马氏体的片状外形和内孪晶视为马氏体高脆性的根源纯粹是“马氏体切变说”造成的人为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