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属成形与模具技术的差距体现 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我国金属成形模具的差距,体现在:高档模具比重小,中低档模具比重大,大型复杂精密模具少:技术含量主要表现在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与复杂程度上:生产周期比国际水平长许多: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技术人员比例低,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受德国宝马模具厂邀请.笔者前往德国宝马两个模具厂考察学习.同时参观了第二十二届汉诺威国际金属成形技术展览会。参观学习过程中.了解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金属成形技术.深深感到我公司与世界先进模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巨大差距,拓展了视野和发展思路.受益颇深。  相似文献   
3.
纯铜热喷涂扩散渗铝层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铝合金具有很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纯铜表面分别电 弧喷涂15mm和25mm厚的铝涂层,经900?℃保温4?h的扩散处理后获得19mm和36mm厚的铜铝合金渗层.主要针对渗层显微组织、渗层内的成分分布以及渗层的物相构成进行观察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渗层由表面层和内层两部分组成,层间结合良好.在加热处理过程中,铝涂层发生熔化,基体中的铜原子进入铝熔体形成表面渗层,表面渗层中遗留了原涂层的氧化物和孔洞.铝原子向铜基体的扩散形成组织紧密的内扩散层.内、外渗层都由金属间化合物Cu9Al4与αCu固溶体二相结构组成.在同样的扩散处理条件下,试件喷涂的铝涂层越厚,形成的渗层厚度越大,渗层中平均  相似文献   
4.
汽车模具企业的最大挑战是设计制造周期越来越短。每个单一阶段(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等)的周期已经越来越难以压缩,多阶段的并行设计将成为缩短周期的主要方式。沈阳金杯公司的三维实体模具设计已在普遍应用,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设计周期还不能明显超过二维设计的速度,这也是行业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汽车除去动力部分和内饰部分的大部分构件都是薄板冲压件,且其成形工艺性也很复杂。国外各大汽车厂商很早就开始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指导新产品开发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CAE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各种板料成形软件的涌现和进步,这些软件大多可以利用CAD生成的模型进行设计和工艺过程仿真,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热喷涂涂层的钎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钎焊方法对热喷涂H08低碳钢涂层、4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与20钢进行连接,研究了这些热喷涂涂层的钎焊工艺性、接头的力学性能以及接头的金相组织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锡焊可以很好地连接2种低碳钢潦层或将低碳钢涂层与低碳钢基材连接起来;银焊不但可以连接低碳钢涂层.还可连接低碳钢基体与马氏体不锈钢涂层;2种钎焊接头的抗拉结合强度都高于涂层层间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外金属成形的最新技术发展,从而给企业拓宽发展思路.笔者参观了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展览会(图1)。国际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展览会(EUROBLECH)是世界上最大、最专业、最有影响力的金属板材加工展览会.  相似文献   
8.
汽车顶盖是汽车中的大型外覆盖件.具有表面质量和刚性要求高,轮廓尺寸大.形状复杂等特点。随着汽车换型步伐加快和模具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采用更少工序完成更多工作内容成为工艺发展趋势。在保证产品功能和质量前提下,借助模具工艺将产品制造工序降低到最少.减少对冲压设备和模具数量需求从而节省大量制造成本、人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车型开发中自由曲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且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曲面的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数控加工的精度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下面简要从机床、刀柄、刀具、加工工艺、软件等方面浅谈一下控制数控加工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代汽车和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都表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制造离不开有效的板成形模拟软件。国外大的汽车集团,其车身开发与模具制造都要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板成形模拟软件来提高其成功率和确保模具制造周期。笔者从2004年开始探讨CAE在汽车模具开发中的应用,经过各个阶段的重点攻关,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汽车冲压零件产品的可冲压成形性进行分析,判定成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