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对棉/单芯涤纶长丝包芯纱与纯棉环锭纱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线密度的纱线,棉/单芯涤纶长丝包芯纱的拉伸性能、断裂强度和毛羽均高于纯棉环锭纱,耐磨性较纯棉环锭纱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驼绒纤维结构和各种性能的测试分析与研究,对驼绒纤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驼绒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力、卷曲、缩绒、吸湿、摩擦等方面讨论了驼绒纤维的结构对驼绒纤维性能的影响,对提高驼绒的应用性能及产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含三角褐指藻的人工海水(含藻海水)中,循环光照12h/黑暗12h、光照、黑暗条件下船用Q235碳钢的腐蚀行为,以及腐蚀7d后的电化学性能,并与无藻海水中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三角褐指藻的生命活动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藻海水中,光照条件下,氧气的去极化反应占主导,碳钢表面发生点蚀,腐蚀产物主要为γ-FeOOH;黑暗条件下,CO_2腐蚀导致碳钢表面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_3;循环光照12h/黑暗12h条件下两种腐蚀方式共同作用,腐蚀产物由γ-FeOOH、Fe_3O_4和FeCO_3组成;与在无藻海水中浸泡7d后的相比,在含藻海水中,不同光照条件下浸泡7d后,碳钢的电荷转移电阻减小,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下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海洋环境下的微生物易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而导致金属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腐蚀(MIC)。分析了海洋环境下常见的易导致腐蚀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征,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氧化细菌(IOB)、产酸菌(APB)与产粘液菌(SPB)等,归纳了船舶与海洋平台涉及的微生物腐蚀及其与材料摩擦磨损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碳钢、不锈钢与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下的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包括溶解氧(DO)浓度、胞外聚合物(EPS)、生物膜微观形态等因素对碳钢MIC的影响,不锈钢在MIC过程中钝化膜与Cr元素化合物形态与含量变化,微生物抵抗Cu离子毒性机制以及铜合金在MIC过程中出现的脱合金成分腐蚀。对比了碳钢、不锈钢与铜合金表面在MIC中由生物膜、腐蚀产物与钝化膜形成的复合表面层结构差异。并从阴极去极化理论与微生物电化学腐蚀理论的角度解释了MIC,总结了两种理论间的关联性与局限性,指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污损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利用抗菌肽对基体进行改性获得防污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应对策略,然而目前缺少抗菌肽在海洋防污领域应用的全面报道。基于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在详细介绍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和延伸/弹性结构三类不同结构抗菌肽的基础上,总结抗菌肽引发的膜损伤以及非膜损伤的多种抗菌机理,明晰抗菌肽的作用靶点:细胞膜、酶、蛋白质和核酸;阐述几种目前常见的基体表面接枝抗菌肽的方法;基于常见的海洋细菌、硅藻和大型污损生物繁殖体等典型海洋污损生物,对抗菌肽的防污特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抗菌肽的制备、表面接枝方法,以及构效关系是其在海洋防污领域应用所面临的难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填补了抗菌肽防污技术领域目前缺少此类综述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分布着大量名胜古迹。大青山绵延起伏,恰似一道天然屏障,扎达盖河和艾不盖河自山中飘然而下,宛如两条长长的玉带,环绕在土默川平原上,在这两河萦绕的台地之上,坐落着一处宏伟、独特的府邸——清.和硕恪靖公主府。  相似文献   
7.
以纬平针组织针织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其卷边性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纬平针织物结构特征以及独特的卷边性能进行某种款式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污损带来巨大的损失是亟须解决的难题。开发含纳米填料的无机-有机杂化涂料是传统防污手段的绿色替代方案,然而目前缺乏纳米复合涂料在海洋防污领域应用的系统报道。综述无机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涂料的研究进展,按照防污机制的不同,重点总结低表面能纳米复合防污涂料、超疏水纳米复合防污涂料、释放型纳米复合防污涂料、催化型纳米防污涂料、多因素协同纳米防污涂料的研究现状,对其防污特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各类涂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中的稳定分散、多种防污机制协同优化、无机纳米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污性能保障是纳米防污涂料在海洋防污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填补了纳米复合涂料在海洋绿色防污领域应用系统报道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矿区基础测绘目普遍采用西安80坐标系,在进行控制测量时必将涉及54坐标系与8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问题。本文在分析七参数Bursa Wolf转换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分解法解决了矩阵求逆过程中出现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并基于VC++平台实现了两种坐标系统间的转换问题。根据内蒙古包头哈不沁铁矿测量点,对部分GPS网控制点进行54坐标与80坐标的计算转换试验,该模型简单、方便、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物污损已成为海运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构筑绿色防污表面是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形势下,解决海洋生物污损的重要手段.基于猪笼草仿生的液体灌注型防污表面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结了仿生液体灌注型超滑表面的设计机理,重点介绍了基底粗糙多孔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粗糙结构尺度对于表面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仿生液体灌注型超滑表面的设计机理,重点介绍了粗糙多孔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结构尺度对于液体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孔隙结构提供的强大毛细作用力是形成稳定液体层的关键.分析了润滑液的选择种类与依据,对于海洋防污领域,绿色环保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润滑液将是较好的选择.阐述了基底化学改性的手段以及通过化学反应使润滑液与基底形成共价键的超滑表面制备.同时,介绍了润滑液注入工艺和油膜检测手段等制备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总结了灌注液体型表面在海洋防污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灌注液体型表面在防污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探索环保高效、具有经济性的灌注液体型涂层将会是其在防污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